八、晋见献帝(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三国阿飞 本章:八、晋见献帝(下)

    我道:“是啊,据说扁担社去年被清乐社欺负,社众都十分不愤,一直思虑报复。上个月他们专门请了一些好手加盟,最近狠狠地教训了清乐社一下。清乐社的二当家阳庆与扁担社的大护社程文竞力不胜,惨遭破膛之灾,若非救治及时,差点就此一命呜呼。”心想:“先夸我管理有方,然后再来挑错,你说话真有技巧。”

    扁担社和清乐社是许都两大流氓组织,清乐社是由曹洪的外甥刘思宗统带,扁担社的社首则是李典宗兄李鼎,最近张绣从弟张峦又领着一帮张氏人马加入进去,两大宗族人数之多,许都无人可及。曹宗唯一可以匹敌的是势大,夏侯、曹两族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一些小家族的轻薄子弟汇聚,后面撑腰的是曹洪和夏侯渊。为了独霸许都集市,两社屡屡争斗,从无止歇。偏偏双方均是高手云集,财雄势大,谁也没法奈何谁。

    荀彧微讶道:“哦,竟然已经闹到这种程度么?丞相在日,深恐二社争斗影响到商贾往来,极力约束。目前我军前线酣战稍歇,正图积聚。大人一定要严加清理,后方万不可因此等私斗而耽误到军需辎重的供应。”

    我应了一声:“是。”微微皱皱眉。

    荀彧道:“有什么问题吗?”

    我道:“军师教训虽是,不过……清乐社、扁担社均非普通社团,小将官卑德寡,惟恐不能完成军师交下的任务。”心想:“连你的儿子都在清乐社胡混,我管谁去?”荀彧之子荀恽是曹操的女婿,和曹丕、曹植、夏侯尚等人玩得特好。因为他心眼多,主意歪,所以上月刘思宗专门请他去,做了清乐社军师。不过荀恽明白这件事老爹一定不喜欢,所以一直没敢跟父亲讲。其他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一来疏不间亲,二来荀彧最近行踪甚少告诉别人,根本见不到,所以荀彧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儿子居然在清乐社打工。

    荀彧却想到别处去了:“是啊,目前匪盗之患严重,大人要练兵讨伐,自然难以兼顾。此事么……”想了一想,荀彧道:“新任许县令满宠近日即将上任,等他到来,大人可与他商榷。”

    我哦了一声:“满宠大人不是在汝南监军么?”

    荀彧道:“是啊,调令是前日由宋亮一并送来尚书台的。”

    我道:“哦,满大人严厉公正,他来许任职,小将就轻松多了。”

    荀彧道:“但愿如此。”伸手从袖中取出一表:“此表为数日前刚刚送至尚书台,阿飞大人一向广有见识,可否与我参详参详。”

    我颇为奇怪。荀彧为人清廉而忠诚,什么样的表章,竟然让他没给献帝,而先给我这么个下属看?噫,这可真是令人受宠若惊,当今第一内政人物荀彧荀文若,居然要请我这么个后生帮他出主意?接过来,仔细看去,上表的原来是去年岁末被派往长安协助钟繇镇抚关中的治书侍御史卫觊。

    我忙接过那表章,展开阅读,只见上面写着:“文若军师台鉴: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马腾、韩遂等诸将竞相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一旦变动,必有后忧。夫盐,国之大宝也,乱来放散,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

    仗着读过几本古书,迷迷糊糊也还能看懂一大半意思。别的倒还罢了,最后几句把我吓了一跳:“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什么意思,让我到长安、弘农那边去坐镇?啊哟,难道是荀彧赞同这个意见,想让我过去,所以故意把这道表给我看?”

    荀彧深沉雍容,虽然位高权重,极有主见,但却一向谦和对待群僚,不肯强屈人意。他想让我自愿表态前往长安镇抚,确是符合他一贯的为人。要是曹操,我也就顺水推舟,说几句:“若有所命,小将在所不辞”之类的套话。反正曹操是在告诉你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该怎么办,不去也得去,哪容你置疑。可是现在对荀彧,我还有一线不去的希望。关键是我的理由必须充分。看荀彧时,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将那表章交还荀彧,我仍是毫无主意,只得勉强说道:“军师,此表中策画,句句有理。”

    荀彧只是微笑,并不多言。

    出得殿来,和荀彧、华歆、马绥明等拱手告别,我的卫士们牵过我和徐庶的战马,伺候我们上马。我一眼就看到刘纲,微微一怔,侧眼一瞥,发现不远处的街角站着两个人,正是池早和公孙箭。

    我心里轻轻松了半口气,都快一天了,总算都回来了。

    可是玉儿跑哪儿去了?

    池早侧对着我们,背着手仰面看天,假装不知道我在附近似的。公孙箭急步走过来,在我马前低头道:“飞帅,池先生说想和您单独谈谈。”

    我斜了池早的背影一眼:“回府再说,我正要给他介绍徐先生呢。”

    公孙箭看看徐庶,道:“飞帅,池先生想和您单独一见。”

    我不明白了,按道理公孙箭和池早呆了一夜,池早应该知道徐庶和我在一起的,这可是他佩服的三国阵法大师,最少也该过来道声仰慕才对,怎么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徐庶微笑道:“飞兄且去招呼朋友,我先回司隶府,遣人回返长沙报讯。”虽说献帝拟诏为荆州、长沙两家和解之事暂时受阻,但他在心里分析一番之后,知道陛下下旨赐和只是早晚的事。这件重要大事应该赶快让张太守和满郡官民得知,以鼓励孤城将士的士气。

    我点点头,让刘纲率八名司隶府侍卫保护徐先生先走。然后跳下马,走到池早身前,道:“池大人,别来无恙啊!”

    仓亭大营。

    仓亭津位于今山东阳谷县北的古黄河上,是东汉时期连接黄河南北的重要渡口。

    曹操的中军大营,就设在仓亭津之西七里的一个集镇里。那个镇,就叫做仓亭镇。

    现在,曹操正侧躺在大帐之中,听着几名高级幕僚的汇报。

    首先是郭嘉报告河北的消息:“主公,高邑(今河北柏乡北)、信都(今河北冀县)、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三县已被袁绍幼子袁尚攻陷。”

    曹操伸手在额上轻按了一下,道:“袁尚?小子动作很快嘛!这么说,那边已经全部完了?”

    郭嘉道:“是,到昨天为止,冀州叛降朝廷的十九郡县,已经全被袁军再度敉平。”

    曹操听他言下甚有叹惋之意,强忍头痛,笑道:“奉孝是否仍在怪我当日没有乘官渡大胜,敌军胆寒之际,当机立断,挥军北渡,接收这些归顺的降城?”

    郭嘉清秀的双目瞅着曹操,点了点头。

    他身边的荀攸道:“不过当时河南一片混乱,汝南之东有刘备、黄巾残部窥测,陈留等地则有陈震、郭援等袁氏说客鼓动,关中的马腾势力也并不十分可靠。如此形势下,主公怎能安心渡河,深入河北纵深之地?”

    郭嘉道:“公达所言虽是,但我军其时刚刚大获全胜,四方虽有潜敌,但摄于我军威势之下,定都不敢轻举妄动,难以对我军构成严重威胁。而若我军那时北上,乘势接受降县,由此影响之下,必可势如破竹,一举占领袁绍居地邺城。用不了一年,便可基本平定河北四州。”

    荀攸摇摇头,道:“奉孝未免太过于乐观了。”

    曹操道:“公达不必为我辩解了,奉孝所言,确是至理,是我当时过度兴奋,疏于思虑了。”

    荀攸又摇摇头:“这也未必是主公疏虑。”

    郭嘉道:“不过,眼下倒又是个时机。”

    曹操胳膊肘一挺,半坐起来,急道:“奉孝快快讲来。”

    郭嘉道:“据探马最新的消息,目下袁绍重病,其二子袁谭、袁尚各怀异心,培植私人势力,将吏们分为两派,辛评、郭图等人支持袁谭,审配、逢纪等则拥戴袁尚,暗中勾心斗角,手足相残,土崩瓦解之势已现。而此时黄河也如一马平川,无风寡浪,我军现在进攻,正是时候。”

    曹操沉吟不语。

    郭嘉续道:“袁绍因悔恨交加,忧郁愁苦,现在日日呕血不止,离死将近。只要听说我军北渡之事,必然发病。那时他纵然不死,也难以对其二子施加影响了。”

    荀攸道:“可是只要袁绍一日在,袁军就不可轻侮。”

    一直沉默没说话的贾诩忽道:“袁绍原本优柔寡断,现在更如其弟袁术一般,乃冢中枯骨耳,不足为虑。”

    曹操展展眉,道:“文和也认为现在是我们进兵的好时机?”

    贾诩道:“是,我认为奉孝之见十分正确。”

    曹操嗯了一声,慢慢道:“奉孝、文和之策甚好,我也早想寻机而动,直逼河北。但是我胸中一直有一块心病。当日官渡大捷之后我没有立刻兵渡黄河,也大部种因于此。”他看看诸人,道:“那就是大耳贼刘备。”

    诸人互相瞅瞅,心想:“原来主公心中所虑,竟是那屡败屡逃的刘玄德。”

    曹操看看几人,哈哈一笑,撑起身体坐正,道:“各位机权干略,智深谋广,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过切勿小视这织席贩屦之徒!此人颇有头脑,只是过于持重,往往丧失良机。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折而不挠。所以他虽然和我交手从未赢过一仗,我却从不敢稍有懈怠。”问刘晔:“子扬,刘备现在的情况如何?”

    刘晔主管军中南部的情报工作,当下道:“明公,那刘备果然并不死心,现聚集一伙山贼草寇,日夜操练。并派了许多人手联络黄巾残余势力。看情景是有什么图谋。”

    他说话含蓄,曹操一听可就明白了,笑道:“他有什么图谋?不就是袭击许昌,劫持陛下的老一套嘛!许都有文若阿飞在,量他眼下也无能为力。”

    刘晔与荀彧向来不对脸,对阿飞也深怀疑虑,曹操这么说,他心中大不以为然,但碍着荀彧的老侄荀攸也在,就不说话了。倒是郭嘉提醒曹操:“汝南周围是昔日黄巾三大主力之一的活动中心,如果刘备将那一带的黄巾都纠集起来,实力不容忽视。更何况他们还可能与荆州的刘表、黑山的张燕遥相呼应,得到他的援助。”

    曹操道:“嗯,我知道。昨日文若来函,说计划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去扫荡周围的黄巾和山寇,以保障许都的安全。”

    郭嘉笑道:“示之以威,文若总是设想周全。不过,仅仅如此,并不为够啊!”

    曹操想了想,道:“奉孝依你看,应该如何应付?”

    郭嘉道:“不如遗书给文若,让他遣出虎贲营,汇同汝南李通的部众,进抵芒砀山,剿灭刘备。刘备乃祸害之源,只要铲除了他,其他诸贼,俱都碌碌无为。”

    曹操一怔。虎贲营是中央禁卫军中的精锐步兵营,一直被看作曹军的总预备队。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战斗力极强,在禁军中仅次于虎豹骑,而列其它各营之上。许都原本城矮而薄,防护力很差,而周围的敌对势力不但很多,且距离许昌都很近。所以迁都五年来,曹操一面加紧修固城池,深挖护城河,而且不论任何情况下,即使在官渡大战最危急的关头,也从不动用虎贲营。以免鹬蚌相争之下,被第三者捡个顺手便宜。

    荀攸道:“奉孝,你说让虎贲营去芒砀山?但是文若已经准备令禁军中坚、中垒两营前去鲁山,这时候再同时派出虎贲营去芒砀,许都守护薄弱,实在太危险了,万一被敌所趁,该当如何?”

    郭嘉道:“不错,我就是希望对方首尾不能兼顾,难以互相援助。此行虽然有一些冒险,但若能一举歼灭刘备的力量,再敦清鲁山残余的黄巾军势力,则许都之侧再无三日之敌,我军北渡就完全扫除了后顾之忧。刘备暂时与和刘表、孙权等还没有良好有效的联络呼应,目前军力尚弱,这些人又都还不敢自己站出来和朝廷正面对抗,正是我们出兵的好机会。”

    曹操看看贾诩,后者点点头:“嗯,我以为此计可行。”

    曹操微皱眉头:“鲁山方面倒也罢了,小小流匪而已。可是汝南的刘备并非易与,以谁为主将比较合适呢?”

    郭嘉和荀攸互看一眼,心中暗想:“放着阿飞这现成合适的人选,主公为何还做如此问?”他俩虽然意见对立,但若曹操一旦决定出兵芒砀山,他们不约而同,都觉得阿飞实在是最理想的主将之选。

    贾诩道:“目前军中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各有任务,昨日曹纯督帅自许返回领军营,代理督帅曹洪将军正好脱出手来。主公看,由曹将军担任此行主将,如何?”

    曹操道:“曹洪么?”瞧瞧郭、荀、刘三人:“你们觉得曹洪如何?”

    郭嘉和荀攸又互看一眼,都大感不妥,连刘晔也直皱眉。曹洪作战勇猛,而且对曹操忠心耿耿,但为人贪财气躁,心胸狭窄,决非一军主帅的最佳人选。不过他们也知道,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大将中,曹操最知心的是文武兼资的夏侯惇,最尊敬的是严于律己的曹仁,最爱用的是行动迅速的夏侯渊,最偏袒的却是曹洪。因为曹洪虽是曹操族弟,与他同辈,但年龄和曹操却相差近二十岁,而且在昔日伐董卓战役中对曹操有过救命之恩,曹操拿曹洪几乎是当儿子一般看待,虽然不喜欢他的性吝好色并时时规劝,实际行为中却不免偏于溺爱。

    所以郭、荀二人都不再说什么,但却都很奇怪:“贾诩怎会如此?”以贾诩之智力品行,他不可能不知道曹洪并非帅才,也决不可能只为讨好曹操曹洪而提此议。

    刘晔道:“曹洪将军诚然甚为合适。不过,我看还应该派一位得力大将协助,以竟全功。”

    曹操道:“哦,子扬属意于谁?”

    刘晔道:“威西将军李典李曼成,稳健多谋,而且与曹洪将军数次合作,颇有默契,我以为有他二人领军为帅,可保万无一失。”

    曹操心里明镜似的,郭、荀二人不置可否,刘晔积极荐举副帅,无非都是不放心曹洪的指挥才能,道:“子扬说的是。文和,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贾诩微微一笑,道:“主公,子扬所言极是。江东孙策去世未久,孙权遣使者来许都探听虚实,正是他眼下无力北进的表现。曼成将军巡视扬、徐一线,明日也该能回来了。另外,还有个好消息禀报主公,西凉太守马腾已答应钟繇大人,将派其长子都亭侯马超,率精骑两千南下,来助我军抵御袁绍。”

    曹操大喜:“果有此事?”

    贾诩道:“我也刚刚得到钟大人的快报,预计今日他们已经出发。以我看,不如令其暂归曹洪将军节制,参与进剿刘备的行动。主公以为如何?”

    诸人恍然大悟,贾诩必是已经想到有此一支援军可恃,才会赞同郭嘉这一稍显冒险的计划。而郭、荀二人更忽然醒悟:“除了四大将,主公决不会把虎贲营交给军中的任何将领。还是文和知道主公之心。”

    刘晔又道:“另外,可令阿飞大人为鲁山剿匪大军的监军,以发挥他经验丰富的优势。”

    曹操点点头,赞同了他的建议,道:“此言甚是,我这就令文若如此办理。”

    揉揉太阳穴,忽问道:“西凉军久与羌、匈等族蛮胡之兵作战,军士勇悍,素有铁骑之名。听说那马超更是武艺过人,不知是否当真?”

    贾诩道:“确实如此。那马超威震羌氐,屡败匈奴,人称‘锦马超’,十分了得。”

    曹操眉目尽展,道:“好。”传令:“让曹洪、曹真来见我。”

    ……汉末大乱,古阵图全部遗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阵法,大都是唐代以后的学者绘制的,而且许多都是无名氏,既不知其学识高低,亦不知其所绘之图有何依据。痛心疾首啊!

    ……汉代全国人口有五千多万,到三国中期已只剩下七百万,战争代价是何等高昂啊!

    ……短暂的和平,接下来就是三百年五胡乱中华。如果你能提前统一国家,开创一带盛世,少了南北朝那几个黑暗世纪,中国又会少死多少人?

    ……本来我想自己干,不过,现在……我想我可以帮助你来做!

    脑子里回响着池早的言语,顺带就闪过他那略显激动的表情。

    那是一种充满真诚正气的表情。

    难道他真是为了这么正义的理由来到三国,想着要拯救乱世,拯救万民,拯救中国的古文化遗产?

    不可能啊!

    就算他这么想,我真的能这么做么?我真不打算回去了吗?那边时空局能这么让我们在这里瞎闹?

    徐庶袖手坐在一旁,看我在室内转来转去,忽道:“飞兄,你知道鲁山的震天熊吗?”

    我一愣,停下脚:“鲁山的震天熊?”

    徐庶道:“黄河上游地区,有一支黄巾军,属于张燕的黑山军一系。为首的大头目,外号称为震天熊。”

    我哦了一声,心想:“徐庶突然提起这个人,必然别有用意。”道:“他怎么样?”

    徐庶道:“这人是鲁山人,名叫上淮子徒,力大无比,擅使一对熊掌黑铁爪,昔日纵横伊川、临汝一带,令官军非常头痛。”

    “……伊川、临汝一带的震天熊?”被池早一番话搅得非常混乱的脑筋忽然清醒过来,想起早朝时荀彧反复提到三次之多的,就是这个家伙。“你是说,牛金、蔡阳他们准备去剿灭的土匪,就是这个震天熊上淮子徒一伙?”

    徐庶道:“正是。”

    我打量他一眼:“莫非你认识他?”

    徐庶笑了:“飞兄一旦用神,心思真是敏捷。不错,我不但认识他,可以说和他还有点不错的交情。”

    我皱起眉:“我恐怕帮不上他的忙。朝议你也参加了,由荀彧军师策划,陛下亲自点将,此次领军的是中兵都尉牛金和外兵都尉蔡阳,他们都只听命于尚书台,不归我司隶府管。”

    徐庶道:“今日朝议,飞兄可注意到什么?”

    我道:“有什么?”

    徐庶道:“有一件很反常的事情,飞兄不觉得奇怪么?”

    他话题这么一转,我顿时糊涂了:“请元直指点。”

    徐庶也不跟我客气:“你不觉得当朝的皇帝陛下其实很可怜吗?”

    我慢慢低下头,掸掸自己的袖子:“元直何所见?”

    徐庶道:“当今天子,我看非常聪明,若有强力辅助,未始不能为一代中兴之主。只不过朝中大臣,多无敬爱效忠之心。杨彪袒护袁绍,张温、陈矫、牛金等为曹操一党,只看荀彧眼色行事,华歆亲近江东孙氏,诸人皆是明目张胆,自行主张,惟独不把陛下放在心上。”

    我苦笑:“元直,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荀彧颇知大体,尊敬陛下,他手底下一干文武方能略加收敛,屈就朝堂,否则,……”

    “否则怎样?”

    我扫了一眼门口的侍卫,道:“必将君非君,臣非臣,朝将不朝,国将必亡。”

    徐庶微然震动道:“如此说来,四百年大汉之脉,竟然系于一人身上,岂非危矣?”

    我摇摇头,心想:“你是想不到曹丕代汉称帝时汉献帝的惨样。”知道他受了几十年的正统教育,完全没有改朝换代的经历,实在不敢往下想而已。所谓只知有汉,无论魏晋。其实以他的智慧学识,哪儿会预料不到后面的情景呢?

    “飞兄,你何不与荀彧联手,共辅陛下,以成不世奇功?”

    我看看他,微笑:“元直,你对荀彧可是大有好感?”

    徐庶并不掩饰,点头承认:“正是。中午与飞兄分手后,荀彧专程赶上我,对我很是嘉勉了一番。我觉得此人既忠且良,才智气度,都是上上之选。”

    我想了想,道:“元直,你要知道,现在许都文武,倾城军民,皆听命于荀彧。而荀彧此人,虽是智慧超群,却也非常固执。他现在还没识透曹操的不臣野心,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运筹使其最终成为大汉的股肱之臣。其尽忠曹操之念,并不在皇帝之下。你让他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目前情势下断不可能。”指望与他合作,说不好听点,那是与虎谋皮。

    “噢……”徐庶默想荀彧朝中言行,轻轻点了点头。阿飞所言不虚。

    “元直,你要知道,现在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纵有忠君效命之念,在此朝中也绝难施展抱负。”

    “嗯,”徐庶沉吟片刻,道:“飞兄如要离开许都,有两个方法。”

    “哦,愿闻其详。”

    “其一,借助四郡之事,说动曹公,让你千里赴援,撑住长沙危局,牵制刘表的北进计划。”

    “北进计划?”我微微摇头,刘表这人给我的印象实在很差,完全守财奴一个,他根本不可能有这等进取之心。“元直,这话别说曹丞相,就是跟荀军师去讲,他也不能信啊!”

    徐庶道:“飞兄何故如此小瞧那坐拥荆襄八郡的刘景升啊?”

    我在徐庶面前,什么都不掩饰,撇撇嘴,道:“元直‘坐拥’这个词用得好。刘荆州虽名重当代,但毫无决断力量,说到底也只是个自守家贼而已。纵然拥兵十万,在他手上也是没有一点用处。”

    徐庶盯着我:“飞兄,你我一见如故。所以,我有点心里话,想跟飞兄说。”

    “唔,元直怎么突然客气起来了?”

    “飞兄,”徐庶脸色严肃,“飞兄见识广博,心思明白,我是衷心钦佩。不过,这世界阔大,有时侯只凭道听途说,难免谬传八九啊!”

    我道:“有这么严重?”

    “我兄对刘景升的看法,恐有失之偏颇之处。据我所知,刘表极有抱负,他其实一直关注着黄河岸边的这场决战。而且,”徐庶喝了口水,低低道,“刘表确有一份北进计划。”

    “啊?”我大吃一惊,“怎么可能?这……这跟历……历来……”这跟历史说得可完全不一样。

    徐庶道:“是啊,这和世人历来的看法大有差异。”他轻轻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卷白色的绢书。“飞兄你先看看这个。”

    我就在他身侧跪坐下来,将那绢书打开,摊在案几上,仔细看去。绢中所绘的山川河流、城堡树林,各有特殊标注。果然是一幅两军对垒,藏兵列阵图。只瞅了几眼,已不禁骇然。

    徐庶在图上指点解说:“飞兄请看,这里,正面战场,荆州军兵分两路,襄阳一部自新野沿白河扑南阳,北行进军,偷袭宜阳、汝阳,切断洛阳、长安和许昌的联系;主力则从荆州出发,东移信阳一带,在此地再次分兵,一路攻占郾城、叶城,直逼许昌城下;另一路东北而行至正阳,占领汝南治所平舆,渡沙河,据淮阳。”他微笑着抬起头:“在当初曹操官渡苦斗袁绍的时候,你看若是这三箭齐发,效果会如何?”

    我盯着图分析了半晌,越看越难受,终于忍不住转过目光不看那图,轻叹一声:“这就像一个被别人扼住了咽喉的人,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中。这感觉真不舒服。”

    徐庶手掌在几上端着耳杯底,大拇指轻轻摩弄杯的一侧耳环,点点头:“正是。我初看此图,也是这种感觉。”笑一笑:“如是曹丞相看到,不知是怎样一副表情。”

    我轻轻摇头,道:“定然比你我更加震惊十倍。”

    徐庶道:“那我们就让他看到。飞兄以为如何?”

    我怔了一怔:“让丞相看这副图?”忽然心中一动,抓住他臂膀,兴奋道:“你是说……哎呀,元直,果然好计量。”

    徐庶微笑:“不但是他,荀彧、郭嘉全都要让他们知道。我就不信,这些人看到这副图会无动于衷。”

    我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仔细想了想。如果曹操瞧见这幅图,一定会令他惊骇万分,重新审视刘表的威胁。此刻北方战事紧张,他一旦对刘表起了警惕,必然会千方百计想法破坏刘表的计划。这时候长沙四郡就是一枚极其适时有效的棋子,精于算计的曹操一定会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那样,见机而动,我就大有可能得到离开许昌的机会。

    “你怎么得到这副图的?”

    徐庶道:“当我去年南逃长沙,被张太守、桓先生收留安定下来以后,就和师父联络。恩师来信给我,说大变将生,你们必须精研兵法,方可在这乱世立足。所以我和庞师弟、崔师弟等就定期碰面或书信往来,探讨各种战略战术。半年前庞师弟有次给我写信,提起此事,和我讨论其中疾行夜袭的战术。后来我又综合了各种迹象资料,推断出了刘表的整个计划。”他瞧我一眼:“你放心,虽然我只是推断,但我上月在北来的路上专程去襄阳见了一个人,确定我这一份,和刘表本人的计划一模一样。”

    “元直见了谁?庞统?水镜先生?或者……诸葛亮?”

    “咦,飞兄如何知道诸葛亮之名?”

    我张口结舌,这下尴尬了:“啊……”在这里现代人太熟悉往事也不好,时时提防着,还是有漏嘴的时候。

    “嗯、嗯……哦,我和他兄长诸葛瑾有一面之缘,曾听他提及家事,甚是称赞其二弟诸葛亮的惊人才华。目下他们正住在襄阳,据说与水镜先生相处很好,而且和刘表、蔡瑁有亲戚关系,你见的这个人,脑筋这么好使,消息这么灵通,除了令师尊师弟,恐怕就只有诸葛亮了,所以顺口一猜。”

    “哦,原来如此。飞兄原来还见过子瑜。”徐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说怎么飞兄头一次见着我,就好像和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似的,什么都知道呢。原来是子瑜说的。”

    “是啊是啊,不然我也不知道元直的大名事迹啊!”我如释重负,差点就要伸袖子去擦头上的细汗,心想:“以后可不能胡言乱语,瞎侃盲动了。”这急中生智虽然比浆糊胶水还好用,破洞补完一个接一个,可不定哪天就惹出大乱子。

    徐庶至此完全释疑。我交游广,跑的地方多,这他是知道的。至于我其实并不认识诸葛瑾,那就不是他能想到的了。

    “飞兄所猜三人,确有资格破此疑问。那诸葛孔明虽然年幼,不过却是我们中间最聪明的才子。我也猜测他们三人也许知道一些内情。可是我背负人命,又身担长沙重任,实在不能贸然去他们的住所,以免别生事端,妨碍他们的清静。所以我去见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最清楚所有情况的人。那就是蒯良先生。”

    “蒯良先生?”这个人我不怎么太了解(了解也不能乱说话了),就摇摇头:“我跟他不熟。”

    徐庶道:“蒯良先生是襄阳第一智者,只是他为人内敛,不爱张扬,名气就不及其弟蒯越那么响亮了。其实这份北进的计划,就是出于蒯良先生之手。”

    “是他?”

    “是啊,就是他。蒯良先生看似一位文弱书生,其实极有胆略。昔日我杀人在逃,其间曾有一次被襄阳的郡吏拿住,幸好在押解的中途遇上蒯良先生,他得知我杀的是颖川三霸,当即说:‘如此恶徒,焉得不杀?’立刻就下令释放了我。我能顺利落脚长沙,也是多亏先生他作书相荐。”

    我道:“如此恶徒,焉得不杀?好汉子!此人言语行事,大有豪气,值得一交。日后到了襄阳,元直一定要替我引荐。”

    徐庶笑道:“我这不正想办法让你能走吗?近十余年间,两河、关中大乱,北方百姓和士人为躲避战乱,大量涌入荆州,此时的襄阳,农商发达,兵甲犀利,才人济济,俊杰隐逸,正是飞兄该去的地方。”

    “未雨绸缪,元直已经在设计我们的未来么?”夺取荆襄和西蜀,正是我和赵楷早已既定的方针,心想:“不愧是三国间的罕见智者。”

    徐庶笑了笑:“且不提这个。那日我以有这等渊源,前去蒯良先生府第,向他打听此事。不料却意外得知他就是计划的策划者。南阳、宜阳、汝阳、洛阳、信阳、正阳、淮阳,这个计划一共有七个以阳为名的城市,所以被称做‘七阳计划’。”

    “嗯!”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记下蒯良这个名字。

    “这确是良法,那元直,除此之外,第二种方法是什么……”

    徐庶正要回答,恰好这时公孙箭兴冲冲进来,道:“飞帅,我师兄……”忽见徐庶在座,一怔之下,立时住口。

    我知道他昨日一夜未归,而今早我自己又因为和池早所谈的内容又过于惊心动魄,脑子运转不太灵活,有些事忘了告诉他,所以他对我和徐庶现在的关系属于完全不明状态。

    “没关系,元直虽不知那件事,但却是我的兄弟。”

    公孙箭明白了,有什么话但讲无妨。“飞帅,家师兄前来拜会。”

    “哦,欢迎欢迎!”我立刻站了起来,道:“元直,这可真是贵客。和我一起去接接这位公孙家的主人吧?”

    徐庶也站了起来:“公孙家的主人?莫非是那位有‘白狼山之虎’之称的公孙谨?”

    公孙箭恭恭敬敬道:“正是敝师兄。”

    我瞧瞧徐庶:“元直昨晚也见过他的。”

    徐庶道:“我见过?谁啊?哦……是和池早先生在一起的那位道长?如此高人前辈,我徐庶岂可不见?飞兄,快走。”拉着我就往外行。

    公孙箭非常高兴,抢上几步在前面引路。

    府门外站立二人,前面那人果然是昨夜和池早一起高谈阔论的那个中年道士,他身后站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容清秀,一身小道士打扮。

    公孙箭为我们介绍:“这就是敝师兄。师兄,这就是飞帅。”

    我和那道士一起拱手,我从池早那里约略听说了这公孙谨的事,道:“公孙先生武功通神,阿飞固然佩服,但更难得先生这份慈悲心肠,活人无数,我代许都的百姓谢了!”深深一揖,接近180度。

    公孙谨急忙还礼:“些许微劳,不过顺手之举,何需挂齿。飞侯仁德,义待降俘。敝师弟有幸,多蒙照拂,我公孙家感激不尽。”也是一揖到地。

    看来这公孙家主人和那淳于家的老头完全不一样,多客气啊!

    我直起身,介绍身旁的徐庶:“公孙先生,这是我兄弟,徐庶徐元直。”

    公孙谨抬头,注视徐庶几眼,道:“我已经听池兄说了,徐世兄傲骨如铁,大器晚成,实是异数。飞侯结交到如此意气相投的好兄弟,定是天意眷顾。”

    徐庶心里嘀咕:“道人这两句话大有问题。傲骨如铁是说我不返徐门,大器晚成是说我弃武学文,拜在司马徽先生门下。难道他对我徐家的情况竟然如此清楚?”道:“公孙世家威震东北,门中前辈皆为当世豪强,先生这一代,一门六杰,更是英雄辈出。苍天厚爱的,正是辽东武公孙啊!”咱们是彼此彼此,你门中的秘密,我也知道不少。

    公孙谨道:“徐世兄虽然过誉,然敝人执掌公孙门户,自不敢过谦。世兄出身大家嫡系,知晓我三家四门的秘密,本不足为奇。可是,唉,”他忽然叹了口气,“自去年三月以来,我公孙家已当不得这等赞誉了。”

    他身后那小道童听他提到“去年三月”四个字,顿时眼都红了。公孙箭低下头去。

    我心想:“什么叫去年三月以来?怎么一说这个,公孙家的人都跟死了爹似的?”忙道:“大家进去说话吧。”

    徐庶道:“是,公孙先生请。”

    公孙谨道:“飞侯,贵府可有僻静之处,敝人甚望和两位谈话时,不被骚扰。”

    我道:“有的。”心想:“刚从隐龙居出来,看来不用再到别处去,还回去得了。这公孙家主人,有点意思。”当先带路,引众人直奔后堂而去。

    走至中厅,桓袖忽然不知从何处转了出来。

    我和徐庶都是眼前一亮,但见她头扎两条小辫,上着齐腰短襦,下著绮制长裙,足登绣花丝履,完全一副富贵家小姐模样,不复以前那种劲衣窄袖的军队式打扮。

    桓袖在离我们大概三米外停住,冲我挤挤眼:“阿飞大哥,阿樱姐姐让你去一下。”

    我应道:“哦,有什么事吗?”

    桓袖看我们人多,招招手,示意我过去说话。我皱皱眉,眼下贵客在侧,什么事不能等等再说吗?想起因为她在,就难以找赵玉回来的事情,心里就更有些生气。不过,看徐庶面上也不能随口打发她走开。而且跟这小丫头虽然不太熟,可感觉中却是和阿樱一样不太讲理的那种女孩,万一她童言无忌,闹了起来,那可就不好玩了。

    无可奈何,我向公孙谨告个罪,独自走过去。

    桓袖翻我一眼,意思嫌我走得太慢。然后打手势让我弯下腰,贴在我耳旁说道:“阿樱姐说,她纯叔托你办的事办了没有?”

    “噢……”我猛然醒悟,对,曹纯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今天一定去看望貂婵的,我怎么给忘了。

    “阿樱姐姐问你什么时候走,她要和你一起去。”

    “她要跟我一起去?”我皱皱眉,曹纯把这件事跟阿樱也说了?这下可没趣了。老婆跟着,看什么美女也只能干瞪眼。

    “嘿嘿,是啊!”桓袖鬼笑一声。

    “嗯,下午吧。”

    “好,我跟阿樱姐姐说去。”桓袖一转身,没影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游侠传》,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游侠传八、晋见献帝(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游侠传八、晋见献帝(下)并对三国游侠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