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耿灿灿 本章:分卷阅读121

    嫁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子,做一个高门主母,是赵姝一直以来的信念。这是她要走的路,她唯一要走的路。

    赵姝心中坚定,脑海里那点子可有可无的情绪全都消失殆尽。

    她将门打开,重新走出去:“你不值得我生气。”

    昭明:“明白。”

    赵姝:“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是,你的话不值得我生气。”

    她昂起下巴,掩饰自己的心虚:“一句话而已,我又不是没听过,像你这样求爱的男子,我以前一天要遇十几个。”

    昭明:“厉害。”

    赵姝羞得想跺脚,但是她忍住了,她没有跺脚,她将脑袋扬得更高,试图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睨他。

    可他比她高一截,她脖子都快伸断,也无法用视线掠过他头顶。

    她只好放弃以气势压人的想法,一张脸绷紧,道:“请你另寻良人。”

    昭明:“好。”

    赵姝抿抿唇:“你明天还来接我吗?”

    昭明问:“你想让我来接吗?”

    “想。”赵姝攥紧衣袖,很是坦诚:“你武功高强,有你接送,我不用担心被人拦路。”

    昭明:“行。”

    赵姝脚步踟蹰,从门后迈出。昭明站定不动,看着她一步步走到他面前,风吹起她的裙摆,她像一根柔柳。

    赵姝从钱袋里掏出一个刀币,拍到他掌心:“面饼的钱给你,打赏的钱没有。”

    “还有,你刚才问的话,我就当没听过。男欢女爱虽快活,但不是人人都需要。”她抬起眼,圆圆小小的面庞无情无绪,眸底古井无波:“我就不需要。”

    昭明看着她走回屋子,重重将门合上。

    他收紧掌心的刀币,缓缓捂上心口处,跳得过于快速。

    昭明吸一口气,迅速离开。

    相看的事很快就要结束,看完今天最后三个,接下来就没有人了。

    赵枝枝发现,来云泽台等待相看的这些人中,无缘无故少了几个,后来一问,说是这几个人被逐出了帝台。

    她只好将那几个人的画像扔了。

    原本这些人没有准备画像,有一天她不小心躲在暗处相看的时候打了个喷嚏,第二天就陆续有人呈上画像。再然后,相看过的人,全都送来画像。一卷卷羊皮画像,堆到了她的案上。

    因为有画像,她翻开一看,也就能想到各人被相看时的表现了。

    画像是从家令那边递过来的,赵枝枝打算自己看过一遍之后,再拿去给赵姝看,好让她看着画像慢慢考虑。

    姬稷用过夜食后召了季玉至甲观议事。这几日皆是如此,迁来的殷人已在半途中,很快就要搬进新城。

    这座新城意义非凡,它必须繁荣,必须昌盛,一座兴旺之城,远在殷地千里之外,却住满了殷人。殷人的勤劳聪慧,会令天下人惊叹。

    征服各国的土地,得从征服他们的百姓开始。当人人都想成为殷人时,天下也就尽在掌握中。

    姬稷想让新城成为和帝台一样重要的存在,它将是一个开始,是殷王室向天下人的昭告。不久之后,天下人都将知道,世间有这么一座城池,它有着可令百姓丰衣足食的田地,有令人安逸生活的律条,有各地来往的商人,在这座繁华的城池中,没有战乱的纠纷,亦没有苛税的重压。只要肯脚踏实地,就能收获平静富足的生活。

    人人都想安居乐业,没有人愿意流离失所。姬稷为这座新城取名为“安城”,一个安字,安定天下心。

    姬稷问季玉:“季先生认为,该如何治理安城?”

    季玉:“以利待民,以礼待客,以法责敌。”

    姬稷:“何为民,何为客,何为敌?”

    季玉:“凡是愿意落户安城的人,为民。来往不定的人,例如各地商人,为客。胡作非为扰乱民心的人,为敌。此三者或可互通,今日为客者,明日或可为民,今日为敌者,明日亦可为民。安城不会永远只有殷人,一座城池要想繁华,就得有容纳天下人的胸怀。”

    姬稷:“先生所言,深得孤心。正如先生所言,以利待民,以礼待客,以法责敌,孤已向王父进言,减免安城新民每人三年徭役,所分土地,只要能种出粮食,即归他们所有,无需上缴,三年后,上缴所种粮食的五分之一即可。所有来往安城的商人,无需交入城税钱,所赁仓房,只需付别处的一半市价。至于城中律法,不兴严厉苛法,但求人人有法可依,除罪大恶极者处以车裂外,犯法者皆可以银钱赎之,三次知法犯法,永世不得入安城。”

    季玉听得甚是激动。

    就该这样!帝太子对于治城的想法和他的一模一样!原来这就是知己的感觉,兴奋雀跃,令人血脉贲张。

    他恨不得上前握住帝太子的手,和他说上三天三夜。

    季玉几乎能够预见安城的繁华景象,那将是一副前所未有的盛况!仿佛那样的画面就摆在眼前,他一伸手就能摸到。

    只要落户安城,就能分到田地,就能将自己劳作的粮食全都纳为己有,对于百姓而言,这就像是天下砸下馅饼,而且还是金子做的馅饼。即使是在夏天子最鼎盛的时期,也无免除徭役的事,更何况一免就免三年!

    就连隔壁正在尝试仁政的魏国,免除魏都徭役一事,也只是做做样子。魏都上缴粮食三分之一,就已天下传颂,安城一免三年徭役,凡是新入安城落户的,皆能免三年,三年后上缴粮食,也只需上缴田地所产的五分之一。他若是靠种田为生的良民,哪怕翻山越岭,爬都要爬到安城来。

    至于商人,他们入安城无需入城税,仓房减免赁金,光这两条,即使他们不打算在安城做生意,也会选择从安城过路,只要他们来安城,人来往得多了,只凭人流互通,安城也能兴旺。

    城中有了人,自然需要法。没有法条约束,万万不可,但若约束太紧,人人草木皆兵,只会适得其反。既要震慑穷凶恶极的人,又要让迷途知返者有改过的机会,这才是法的效用。

    有这三条治城,何愁安城不昌盛!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安城这座城池,它将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城!

    季玉忽然想到什么:“安城的土地,能种出粮食吗?”

    姬稷:“不一定种得出。”

    季玉:“……嗯。”

    姬稷:“虽然现在没有足够肥沃的土地,但这并不表示以后没有,孤已召令天下,重金寻善耕者,只要开垦得当,几年后便能收获肥沃田地。”

    季玉出主意:“臣听说,有些种不出稻麦的地方,可以种出其他的东西,或许可以试试种点别的,只要能吃就行!”

    姬稷:“对,只要能吃就行。”

    季玉:“就怕那些东西种出来登不上大雅之堂,无人会吃。”

    姬稷:“只要他


如果您喜欢,请把《娇靥》,方便以后阅读娇靥分卷阅读12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娇靥分卷阅读121并对娇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