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耿灿灿 本章:分卷阅读180

    季玉的目光定在赵枝枝脸上,她没有因为他盯着她就慌张不已。小季大夫被她惊到了,所以才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她,他看的不是美丽动人的赵姬,而是聪明伶俐的赵姬。

    赵枝枝大方地扬起脸:“我现在就去取字。”

    姬稷拦住她:“等等。”

    赵枝枝不想等:“很快就回来。”

    姬稷抓住她的手不让她跑:“八十几个字太多了,取十个字就行。”

    赵枝枝不解:“为何?”

    姬稷低语:“过犹不及。”

    赵枝枝仍是不明白,明明大家都喜欢她的字,他们能学会也愿意学,小季大夫也说了,大家想要学更多的字。为何不一次将八十多个字都带回去?

    赵枝枝虽然不明白,但她知道太子有他的道理,所以她没再问,乖乖地应下:“那我就取十个字。”

    姬稷放她离开。

    赵枝枝走后,季玉道:“臣考虑不当,多亏殿下提醒。”

    姬稷:“季君说说看,哪里考虑不当?”

    “虽说大家现在很喜欢新字,但若一次传太多的新字,百姓一见那么多字,学了这个还有许多个,他们学字的热情难免消退,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再学了。”季玉看太子一眼,后面的话有些犹豫。

    姬稷:“但说无妨。”

    季玉:“百姓的学字热情尚是其次,若是新字一次传出太多,学惯雅字的人定会察觉出新字的‘危害’,到时候不等大家学会新字,新字就会彻底消失。细水流长,方是长久之策。”

    姬稷面容波澜不惊:“季君认为,新字有何危害?”

    季玉:“对于百姓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对于贵族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季君也是贵族之后,难道对新字毫无怨言吗?”

    季玉伏下去,因为太过激昂,声音听起来有些颤抖:“臣先是殿下的臣子,而后才是贵族之后。做千千万万中贵族的一员,不如只做殿下的季君。”

    姬稷:“季君果真赤子之心。”

    冬夜黑沉。从建章宫出来的时候,季玉整个人都是飘的。

    幺幺一见他出来,迫不及待跑上台阶:“公子。”

    还差几步才到面前,季玉一伸手,两只手穿过幺幺腋下,将她抱起来转圈圈,笑得极其猖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幺幺吓死:“要摔了要摔了,快放幺幺下去!”

    季玉:“怕什么,公子我有的是力气。”

    幺幺眯眼蔑视:“公子只有志气,没有力气。”

    刚说完,季玉手臂就开始打颤了,他只好放下幺幺,背过身松了松膀子:“幺幺可知道,方才殿下对我做了什么?”

    幺幺:“做了什么?”

    季玉回身,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写满感动:“殿下握住我的手,与我撞了撞肩,亲昵至极,最后还留我共用夜食。”

    季玉舔舔嘴,“云泽台的夜食,甚是美味。”

    幺幺垮下脸:“难道在里面待那么久,原来是抛下幺幺去享美食了!”

    季玉:“你还没吃啊?”

    幺幺努嘴:“没吃。公子没出来,我哪敢吃独食。”说罢,她从腰间拿下一个牛皮袋,取出里面的葱油面饼,苦兮兮地咬了口:“既然公子用过夜食,那这块面饼幺幺就自己吃了。”

    季玉郑重其事从大袖中拿出一袋蜜渍羊肉:“瞧你那脸皱得,小小年纪,皱得跟个老太婆似的。给你。”

    幺幺惊喜地接过蜜渍羊肉,忽然想到什么,小心翼翼问:“不是偷的吧?”

    “什么偷的!”季玉打她一个爆栗,“赵姬赏的,这好像是她自己做的。”

    幺幺听到赵姬二字,眼睛发亮,捂着额头问:“幺幺想要的字呢?幺幺两个字,用枝字该怎么写?公子有问赵姬吗?”

    季玉:“忘了。”

    幺幺丢下他往前跑,风中飘过她极轻的一句话:“人老记性差。”

    第89章 一更(可购买请刷新))

    安城全城上下学新字用新字, 来往其中的商人也开始学新字,他们将新字用到自己的货物上。商人从一座城池去往另一座城池, 很快周围几座城池也出现新字的踪影。

    这些城池的百姓们很是好奇,为何商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标记货物,那些符号是字吗?像是雅字又不完全是雅字,比雅字好写, 他们多看几次, 好像也能记住?这些符号到底是是什么?

    身为天子之都的帝台亦有人讨论起安城的新字。

    “听闻安城出现一种奇怪的字, 叫什么枝字?”

    “枝字?世上不是只有雅字吗?”

    “听说枝字很好用,比雅字易写, 安城的人都用它。”

    “肯定是谣言, 怎么可能一城的人都用它?难道寻常百姓和奴隶也用它?笑话!字是贵族们用的!”

    “你还真别不信, 我听说奴隶也学它用它!”

    “奴隶学什么字?他们学得会吗?他们要是能学会,可见这个字不是什么好东西, 奴隶用的东西,我们怎能用!”

    帝台的百姓, 自认与别处不同, 他们是真正的天子之民,就算帝台早已不是三百年前威震天下的帝台,帝台亦是高贵的天子之都, 人们仍然以帝台之民的身份为傲。

    安城的字在邻近几座城池逐渐传开,但是传到帝台时,并未在市井引起太多波澜。帝台的百姓不是对新字不感兴趣,只是比起新字, 他们更喜欢雅字,哪怕他们根本不认识雅字。

    赵朔从赵国回来后,受封中大夫,入启明堂议事,位列启明堂上座,所坐之席,紧挨太子身侧。

    启明堂的大夫们对这位沉默寡言的新人早有耳闻,赵国的十二座城池,就是此人所奉。赵国换王一事,亦是此人的功劳。当下,帝台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非他莫属。此人虽然不爱说话,每次议事,鲜少搭理人,看在他有本事的份上,也就不与他计较了。

    每次议事开始前,准备大吵特吵的大夫们为了避免自己没话吵,会提前准备一卷刻满字的竹简。若是忘记自己要说什么,看一看竹简便能想起。启明堂唯一没有准备竹简的人,就只有赵朔了。

    这日,大家照常议事,惊讶地发现赵朔面前摊了一卷竹简。

    众人窃窃私语,都想看一看赵朔的竹简上写了什么。太子尚未驾临启明堂,赵朔端坐一会,忽然起身往外,说要去外面透透气。

    他走后,留下软席上一卷竹简。大家伸手去夺竹简。

    最先拿到竹简的人打开一看,赵朔做了篇文章。文章好是好,就是上面的字有些奇怪,掺了几个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字。虽然没见过,但是他们能认出来。

    “写文章就写文章,他作甚弄出这些名堂?好好地用雅字写不行吗?”有人酸溜溜地挑刺。

    “他不会连


如果您喜欢,请把《娇靥》,方便以后阅读娇靥分卷阅读18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娇靥分卷阅读180并对娇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