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80

    边联合钦天监和灵宫的给出的官方说辞,足以糊弄他们朝鲜使臣。

    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使臣回去如实禀报,他们先把那倒霉皇帝赶下来,掀起第一轮的内战。

    等那个时候,明朝这边再趁虚而入,哪怕是明着打也不成问题。

    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更何况这些使臣也未必是善茬——

    仿佛能够听见他在思索什么,蓝道行只执了笔,不紧不慢的写了四个字。

    损卦六/四。

    严世藩许久未看四书五经,看到此四字时思索了一下,露出恍然的神情。

    损卦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要消除疾病,赶快求巫祭神,病就会有好转,必无灾难。

    这一卦象,几乎可以无声的阐明一切。

    他缓缓站了起来,只点了点头,便放轻了脚步走出去。

    重回苏州城的时候,连着下了三日的大雨。

    虞璁担心陆炳伤口发痒或者暗疼,这几日都同他坐同一船上,只想多陪陪他。

    然而陆大人并没有耳鬓厮磨的心情。

    他在想有关姑苏孙氏的事情。

    “这孙氏相比张氏,更加家业庞大——毕竟是十代相传,还与那旁的家族都结了姻亲。”虞璁也清楚他在担心什么,只随手喂他桃块,漫不经心道:“若是再来一出征用行宫,恐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何况按照这孙家的性子,恐怕早就已经备好了别院,就差跪着等他们过来了。

    ——有张家的前科在此,消息灵通的孙氏会不知道皇上他们往这边来了?

    “若是大刀阔斧,恐怕会牵连数众。”陆炳皱眉道:“这孙家恐怕与苏州府的上下要员都有关系,我们虽然有兵,也不能武征。”

    “不用想那么多。”虞璁靠着他道:“这一路走来,哪次不是麻烦颇多。”

    “我是觉得……”陆炳并不确定地开口道:“可以同他们谈谈条件。”

    “嗯?”虞璁侧眸看向他:“什么意思。”

    陆炳虽说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可是从前也与商人打了许多次的交道。

    做生意的,最重利这一字。

    若是样样都是亏本的,倒不如不做。

    “这孙家,恐怕也做了两手准备。”

    皇上过来,肯定是冲着他们来的,苏州府和钱塘府两大巨贾一清理,剩下的中上之流都好办。

    而皇上一来,怎么着也是要出血的。

    不管是打点上下,想着法子斡旋一二也好。

    还是暗中转移资产,想着弃尾逃生也好。

    不可能只站在那里,任人宰割。

    “你想把他们的东西,用什么法子交换?”虞璁思索道:“我想想……权?名?”

    “不,”陆炳虽然觉得刀口隐隐作痛,此刻也集中了精神道:“孙家不可留在苏州,是因为松江府即将要开发成经济特区,如果孙家趁势进驻,恐怕会雄踞一方。”

    “但是孙家留不在苏州,却可以放去东北。”

    这话一出,皇上都懵了几秒钟。

    自家陆大人是真学精了啊,这种鬼点子都能说出来。

    “按照预定的进度,时欣城估计已经初步有了雏形,还有更多的散商和工匠进去。”

    “可毕竟那里是相对蛮荒的地方,晋商徽商都只有极少数人往那边去,绝不仅仅是因为路途遥远。”

    毕竟有人都可以去天竺进了香火折返回来售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你的意思是,让孙家的人率一族进驻时欣,这样消减了苏州这边的态势,同时还能消耗他们的财力?”

    虞璁想了想,反问道:“可是,如果孙家人在东北混的风生水起,至此以后越做越大,在东北又成为一霸了呢?”

    “不。”陆炳摇头道:“不是让他们过去做生意。”

    “如果陛下允许的话……可以封他们为异姓王。”

    皇帝沉吟片刻,凑过去亲了他一口。

    异姓王这个东西,虽然说乱世里最多,但是从汉朝以后就颇多。

    明代早期的能臣名将,比如徐达、常遇春等人,都被追封为了异姓王。

    这个东西,有不同的意义。

    朱元璋当年火烧忠臣楼,再一个个追封过去,意思当然不必多言。

    而如果把孙氏调遣去东北,让他们做异姓王……就与历史中的种种都大不一样了。

    “你想要他们,把钱财全部投给时欣城,同时做夺了兵权的藩王?”

    陆炳并没有正面接他的话,而是反问道:“陛下还记得周王吗?”

    那个被困在暗无天日的宅邸里的,身材瘦弱脸色蜡黄的男人?

    虞璁想了想道:“让我梳理一下。”

    孙家是巨贾,家财万贯。

    但是目前盘查来看,并没有行刺御驾之嫌,但是家产过于庞大,不利于未来商业税的推广。

    东南目前商业繁茂,已经有许多家族兴起,这种远超于旁系的大家族非常危险。

    虽然科举已经严禁商籍子弟入京赶考,可万一孙氏与苏州甚至南京的官员有往来,之后想要废留都会格外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把孙家移去东北时欣城,有几个好处。

    藩王之位只能传承给嫡子,而按照明誉令之后的规矩,三代以后的庶系都不得算作宗亲。

    但是一整个家族过去,就绝对会有人继续在那边做生意,却难成大势。

    一方面可以带动整个时欣城的商业秩序营建,另一方面也在诱惑更多的商人向朝廷宣誓效忠——异姓王这种东西,怎么说也是光宗耀祖的。

    未来情况不对,女真三卫的严密的军队布置也能一步到位,把这支旁系铲除。

    锦衣卫自然也会严密布控,监视他们与外人的来往。

    在东北,小心翼翼的偷偷做点生意,没人管你。

    但胆敢与军队和衙门纠缠不清,那就死路一条龙了。

    这也就等于,强行让私营企业成为国有,资本默认着全部投于社会建设。

    孙家的人可以走,东西可以带走,但是工场、田产种种都只能专卖。

    比起明着抢,把他们挪到东北去,还方便朝廷不用亲自管理运输和路线安排的种种麻烦事情,一切都扔给他们自己解决。

    这样一来,可以使南北相对制衡,也方便下一步抹掉南京都城的存在。

    把孙张二氏的问题解决完,一切都相当轻松了。

    虞璁看了眼窗外滂沱的大雨,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说这孙家老爷心惊胆战的等皇上来敲诈勒索,却听见自己要当王爷的时候,脸上会是个什么表情?”

    第136章

    孙家其实对很多事情, 都一无所知。

    他们能够混到今天的地步, 不仅仅是因为和那些当官的靠的

    近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8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80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