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元月月半 本章:第12节

    围观的村民也看明白了。

    有人忍不住问:“不是方剑平又是谁?”

    孙组长随意地扫一眼众人。

    一直盯着他的张小芳注意到在刘季新那边多停了一秒。

    孙组长道:“比对一下就知道了。衣服在方剑平柜子里发现的,头发在棉衣上找到的。能在犯罪后不惊动任何人把东西放回去,不是知青点的人也有知青点的人配合。先从知青开始吧。”抬手一指,“就他吧。”

    众人下意识看过去,正是刘季新。

    刘季新的脸色瞬间变了,捂着肚子道:“公安同志,我肚子不舒服,先去一下厕所。”不待他开口就跑。

    孙组长大声说:“抓住他!”

    四周的村民上去按住他。

    老公安拿着头发过去,不需要他比对,村民打眼一看都能看出那几根头发跟刘季新的很像。

    谢兰忍不住说:“我就说是他咋样。”

    张小芳朝他屁股上就是一脚。

    刘季新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谢兰没想到被个黄毛傻丫头抢了先,不甘心地补一脚:“还有啥话说?”

    第10章 查清 这妮子是真傻还是装憨啊

    刘季新有话说:“不是我,真不是我!你们搞错了。凭什么靠几根头发就认准是我?全村头发黄又软的又不止我一个。”

    要说女人最痛恨什么人,非强奸犯莫属。

    谢兰毫不客气地薅住他的头发:“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老娘的厉害。”

    张小芳皱眉,跟他费什么话。

    瞅准他的脚踝,使劲踩下去又使劲碾了碾。

    刘季新痛的“嗷”一声跟杀猪似的。

    谢兰吓得猛然松开,看到快速抽回去的脚,不禁转向张小芳。

    张小芳后退一步,一脸无辜地说:“他硌我脚了。”

    谢兰张了张嘴,吞口口水,狠还是傻丫头狠。

    不对,这妮子真傻还是装憨啊。

    不光女人痛恨,男人也鄙视对女人下手的畜生。

    孙组长装没看见这一幕幕,盯着刘季新问:“还不老实交代?”

    “真不是我。”刘季新大声辩解。

    孙组长虽然只有四十出头,但他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

    当年国家刚刚成立,民国时期的警察队伍参差不齐不堪一用,上面就抽掉一部分军人转到地方。其中一部分还是侦察兵。

    孙组长虽然不是侦查兵,但他跟着侦察兵从侦查做起。

    那时候特务多,他们主要对手就是保密局的人。

    保密局的人可比普通人狡猾多了。

    那些人他们都能拿下,对付个刘季新根本不在话下。

    孙组长不意外他矢口否认,因为确实没有目击证人:“刘季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岂不知处处是破绽。现在是我给你机会,过会儿你想说都没机会。”

    刘季新脱口道:“我没有!”

    孙组长微微点头。

    刘季新不由地面露喜色。

    张小芳的父亲张支书忍不住问:“不是他还能是谁?”

    孙组长道:“我还没说完。你确实没有,因为你们属于通奸。”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懵了,包括许多未发现真相的公安同志和张小芳。

    张小芳仗着自己傻,想不通就问:“不是顺奸啊?”

    孙组长听糊涂了,“顺——奸?”

    张小芳点头,“天黑看不见,那个段啥然以为刘季新是我家方剑平——”

    “咳!”谢兰被自己口水呛着,“左一句方剑平,右一句方剑平,可别被人家抢去。”

    张小芳转向她,瞪大眼睛,“本来就是我的。”

    孙组长道:“别打岔。”

    谢兰点了点头:“是,是你的,接着说。”

    张小芳挠头想想,“刘季新见段一然把他当成方剑平,就顺势跟她那样了。不是吗?”

    孙组长看向刘季新:“是吗?”却没容他开口,“刘季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再不坦白咱们就换个地方。”说着话把手铐拿出来。

    刘季新的瞳孔紧缩,手不自觉紧握成拳。

    孙组长注意到这点放心了,“说吧。你和段伊然跟方剑平有什么仇什么恨要这样算计他。”

    刘季新心底吃惊,他不是被张小芳带偏了吗,怎么又偏回来了?

    孙组长:“还不说?你以为张小芳把方剑平弄她家去没人看到我们就没证据?”指着西边,“沟案上有一串脚印,经我们的技术人员分析,脚印是女人的鞋,鞋码大概三十八左右。”

    张小芳立即抬起脚。

    孙组长指着张小芳:“应该就是这双鞋。那个脚印的深度至少是两百斤重的人留下的。经过我们走访,张庄全村也没有一百八十斤重的人。”

    谢兰不禁惊呼,“我的亲娘祖奶奶,看脚印就能看出来人多重?”

    孙组长:“太明显。不光我们技术人员,你们也能看出来。”再次转向刘季新,“还让我继续说吗?”

    刘季新虽然比方剑平大两岁,可他来农村之前也是学生。

    六六年秋方剑平上高一,刘季新上高二,虽说高考停了,但谁也不知道停多久。指不定来年就恢复了。所以即便有很多学生没心思上课,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心存希望。其中就有方剑平和刘季新。

    老师没心思教,他们就自学。

    直到高中由三年改为两年,方剑平身为高二的学生和刘季新身为高三的学生都毕业了,不能参加高考,工厂也不要他们,街道三天两头去家里找,他们这才死了心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农村虽然鸡毛蒜皮的事不断,但都是小打小闹。以前还会因为多种邻居家几分地打的头破血流。自打五八年土地归公,连打架的事都少了。

    刘季新在学校里遇到的最大的事也不过同学拌嘴打架,考试作弊被叫家长。到了农村没机会见识更恶劣的事,公安三年来不了一次,哪知道凭脚印就能看出这人多高多胖的神技。

    听到孙组长这番话,真以为处处是破绽,顿时全身无力笔直的腰板塌下来,“我说。不过我想知道,你怎么就认定是合谋,不是我顺势而为?”

    发生在农村的案子比城市好查。

    农村家家户户都认识,来个生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再说了,一块住几十年,谁还不了解谁啊。

    像小赵那样年轻的小公安都能摸查个八九不离十。

    事情发生的太早,段伊然报案的时候孙组长还在家睡觉。

    值班人员去通知他,孙组长担心现场被破坏,立即让熟悉张庄的公安先过来。他安排女同事给段伊然做检查。

    女同事很确定她身上的痕迹不是被强迫。段伊然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给他一封信。这些让孙组长意识到此案不简单。

    尤其看到信上的字迹很方正,没个几年工夫下不来。全篇还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说明写信的人一定是知识青年。

    即便知青没有直接参与,他也认识犯罪嫌疑人。

    孙组长立即把全组人调过来,先用安抚的名义令女公安把段伊然单独隔离起来,然后就带着技术人员先勘察现场,后查知青点。

    案发现场和沟渠边留下的脚印,结合打头阵的公安了解到的情况,孙组长就已经确定方剑平昨晚在张小芳家。

    至于是合谋还是被骗,他那时还不清楚。

    孙组长道:“段伊然和知青点的人告诉我的。”

    刘季新忍不住大骂:“那个贱女人!”转向知青点的人。

    七个男男女女下意识说:“我们什么也没说。”

    孙组长道:“你们确实没乱说。”看向那几个男知青,“你们说睡着前除了方剑平所有人都在。所有人也包括刘季新?”

    四个男知青老实点头。

    孙组长:“还说那会儿得有九点了?我们问女同志段伊然什么时候出去的。有位女同志有手表,习惯睡前看一下表,她睡着前是八点五十几。这时候段伊然还没回来。段伊然跟我们说事发在八点到九点之间。

    “方剑平在张家,刘季新在睡觉,这就说明嫌疑人另有其人。如果没有知青点的人的参与,黑灯瞎火昨晚又没有月亮,方剑平的这件棉衣不可能在柜子里。偏偏时间又对不上。说明不是你们撒谎就是段伊然撒谎。

    “我们还了解到除了刘季新,你们跟方剑平关系都不错。方剑平的父母是医生,爷爷也是有名的医生,你们的父母长辈以前都去他们工作的医院看过病。这几个女知青说起方剑平含羞带怯——”

    张小芳立即由着性子说:“我就知道她们一个个——”

    “还想不想弄清真相?”孙组长问。

    张小芳闭嘴。

    孙组长继续说:“你们要是撒谎也是说方剑平昨晚哪都没去。所以撒谎的人是段伊然。如果她被骗了,段伊然不可能把十点左右发生的事说成八点到九点之间。”

    张支书希望所有人心服口服,问道:“有没有可能就是八点到九点之间?”

    孙组长很肯定:“不可能!段伊然报案的时候说出了事就吓得回宿舍。这跟我们刚刚了解到的情况不符。”

    张支书便问:“记错时间了?”

    孙组长:“九点和八点半是容易弄错。段伊然说她每天九点多才睡。这点倒是跟她同屋的三位女同志说的一样。所以睡着前不见段伊然也没觉得奇怪。

    “段伊然没手表,人有生物钟。每天九点多睡觉,到了十点多还不睡不是困得睁不开眼就是频频打哈欠。她不会记错。不过也有例外,段伊然白天睡多了。”

    方剑平忍不住说:“我们昨天一天都在粮仓揉玉米。”

    揉玉米很累,回来沾到枕头就睡。谢兰不禁问:“所以真是她撒谎?”

    孙组长看向刘季新:“既然陷害方剑平,为什么不说十点以后?那个时间点都睡了,反正没人知道你出去。”

    谢兰道:“只顾害人,忘了对时间呗。”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方便以后阅读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第1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第12节并对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