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女院出家【1】
建礼门院隐居在东山之麓,贺茂川东岸的吉田附近;住在奈良高僧中纳言法印庆惠的一所僧房里。房舍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檐下萱草繁茂;帘帷残破,闺房敞露,难避风雨。尽管繁花争芳斗妍,可惜花开无主;明月夜夜生辉,可叹赏月无人。从前晏居于雕栏玉砌、绫罗绵绣之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离开一切亲人,栖身于隳朽陋室,心中的悲哀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正如失巢之鸟,离渊之鱼,缅怀昔日漂泊海上、困居舟中的生活,反觉令人想念。想往日苍波路远,寄思于西海千里之云;看今朝茅屋苔深,泪落于东山一庭之月;凄凄惨惨,何等悲切!
女院于文治元年(1185)五月一日削发出家。据说授戒法师是长乐寺的阿证坊上人印誓。女院将先帝【2】的长袍赐给他作为布施。本来这是先帝临终时的遗物,香泽至今尚存,随时抚览以为纪念。从西国携至京都,原想永远留在身边,只因没有可以布施之物,又兼为先帝祈求冥福,便强忍着眼泪送给上人了。上人收下,默无一言,泪湿了袈裟衣袖,哀泣着退了出去。据说后来上人把这袍子缝成布幔,悬挂于长乐寺的佛尊前面。
女院十五岁时诏封为女御,十六岁晋为后妃之位,常侍于君王之侧,晨起襄理朝政,夜晚陪侍酒宴。二十二岁时皇子降生,立为太子;践祚之后,赐封院号,命名建礼门院。即是入道相国之女,又是天皇母后,为天下崇敬,非止一端。今年二十九岁,依然是貌胜桃李花失色,艳似芙蓉色不衰。莹光墨玉一般的黑发,现已剪落无存。弃绝尘世,遁入空门,岂不可悲!一门亲人战败自殉投身海底的情形,以及先帝、二品夫人【3】的音容,都是永世难忘的。自己朝露一般的性命虽然苟延至今,但每当想到遭际之悲惨,便禁不住泪流不止。五月间尽管夜短,犹觉延宕难明;夜色沉沉难以成寐,梦寻往事犹且不能。真个是孤灯残影背壁冷,闇雨敲窗彻夜愁【4】。上阳宫中的宫人,其哀怨之情形也不过如此吧。原来的僧房主人为寄托思念往事之情而移植此处的柑桔,随着檐下微风飘来熟稔的花香,同时也传来二三声山中子规鸟的鸣啭。女院因而想起古歌,于是在砚盖上写道:
为怜桔香子规啼,
我为故人泪沾衣【5】。
女眷们都显得颇有豪气,二品夫人、越前三位的夫人,都英勇地投海自尽了。被武士生俘送归故里的人们,无论老少,全都出家,形容憔悴,虽生犹死,朝夕在难以想象的山岩谷底度日。旧宅均已化为烟尘,废墟遗址业已变为野草丛生之地,自然无人过问。如今的心情犹如刘阮从仙界回到人间,遇见七代玄孙【6】一般,不胜凄凉感慨!
七月九日发生大地震,四处房倒屋塌,女院隐居之所也墙颓屋毁,无法居住。此处自然没有严守宫门的绿衣羽林,唯有应时的秋虫,从粗陋的篱墙和茂密的田野中传来啁啁叫声,令人更觉凄怆。难以入寐的黑夜越来越长,更难熬到天明了。无尽的哀愁,当此悲凉的秋季越发令人难以忍受。世态炎凉,就连那些故旧也全都远离而去,无一人肯来光顾了。
---------------------------
【1】灌顶卷专讲安德天皇的母亲平德子,在劫难后出家隐居的生活。对于这一卷的由来,有人说是后半各卷抽集来的。有人说是原来书成之日即有此卷,如此结束才得与开卷的《祇园精舍》相呼应。
【2】先帝指安德天皇。
【3】二品夫人即建礼门院的母亲,参见第一卷第十节注三。
【4】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有云:“耿耿残灯照背影,萧萧闇雨打窗声。”
【5】原歌见《新古今集》。
【6】据《续齐谐记》,刘晨与阮肇赴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仙女,过半年回家,人世上已是第七代玄孙了。
--------------------------
二
入居大原
然而,冷泉大纳言藤原隆房的夫人、七条修理大夫藤原信隆的夫人【1】却避开世人耳目,悄悄前来慰问。“靠她们来照顾,是从前万万没想到的。”女院流泪道。身边服侍的人也都泪湿了衣袖。
住在此地,离京都不远,过路人耳目甚多,朝露一般的性命被风吹息之前总希望找个不闻世事的地方,宁愿住到深山里去,只可惜没有机缘。有一女官曾说过:“大原山中有一处叫寂光院的,很是清静。”“山中虽然冷清,但听不见世间的噩耗,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女院就这样决定了。肩舆之类,全由隆房卿的夫人准备。文治元年九月末移居寂光院,沿途观看了各处色彩缤纷的秋叶,抵达山坳时已是日暮时分了。野寺晚钟之声如泣如诉,沿途青草叶上的露珠密而又浓,女院的衣袖更加湿透了。俄尔山风大作,树叶乱飞,空中阴霾密布,秋暮冷雨霏霏。呦呦鹿鸣,历历在耳;秋虫唧唧,如丝不绝;所见所闻,倍增惆怅。从前辗转于港湾海岛之时,那心绪还不至于如此,每念及此更觉哀愁难禁;如今在这满岩青苔的寂寥之所,竟然要从此定居下去,庭院中承露的胡枝子已为秋霜所败,东篱下傲霜的菊花也已凋萎色衰,女院对此反顾自身,不能不喟然兴叹。当拜倒佛前,祈祷“天子圣灵早成正觉,一族亡魂均得佛果”之时,先帝的面影越发不离眼前,真是几生几世也不能忘怀。于是,在这寂光院的近旁结成一个大仅方丈的庵室,一间供自己寝处,一间供奉佛尊。昼夜朝夕勤谨膜拜,不分晨昏念诵佛号,度日遣月从不稍怠。
十月十五日黄昏,忽然听见散落在庭院的枹叶发出被踏碎的响声。女院心想:“这遁世避俗之处,有谁前来踏访呢?让我看一下,若是必须回避之人就赶紧躲起来。”于是朝院里望去,原来是一只牡鹿走了过去。女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大纳言典侍【2】拭泪道:
隐居在悬岩,何人肯顾怜;
忽闻枯叶响,小鹿穿竹垣。
女院颇觉凄恻,当时便把这首歌写在窗纸上。
在如此无聊的生活中,常常以身边事物比喻佛迹,聊以寄托愁绪。檐前并列的树木,比喻为七重宝树【3】;岩间淤留的雨水,比喻为八功德水【4】;春花随风飘散,喻之为人世无常;秋月被云遮掩,喻之为浮生有限。这正是昭阳宫里清晨赏花,花香随风飘散;长秋宫【5】中夜晚赏月,月影为乌云掩遮。从前在琼楼金殿中,坐铺锦褥,何等荣华;如今在柴庵草舍内,路人见之亦感悲凉。
---------------------------
【1】这两夫人均系平清盛女,建礼门院之妹。
【2】大纳言典侍,参见第十卷第二节注二及第十一卷第十九节注二。
【3】七重宝树,据佛家传说,极乐净土种有七行树木。
【4】八功德水,据佛家的说法,极乐世界有一种水具有八种优点:澄凉、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解渴、养生。
【5】昭阳宫、长秋官,据汉制前者为太后所居,后者为皇后所居。此处比喻建礼门院所居后宫。
--------------------------
三
临幸大原
却说到了文治二年(1186)春天,后白河法皇得悉建礼门院隐居大原寂光院,欲前往看视;只因二三月间春风透骨,余寒料峭,山巅白雪未消,谷间寒冰依旧,直至春尽夏来,贺茂神社大祭完毕之后,法皇才在某天凌晨起身临幸大原山坳。虽说悄悄巡幸,但也带了德大寺藤原实定、花山院藤原兼雅、土御门源通亲等公卿六人,殿上人八名,还有几个侍卫。经过鞍马大街的时候,巡视了清原深养父的补陀落寺、小野的皇太后宫旧址。远山白云,飘浮如花花留念;树梢绿叶,惜春有意意更浓。此时正值四月二十几日,拨开繁茂的夏草走进了寺院,因是初次临幸,所见景物俱感新鲜,且属人迹罕至之处,因而颇有兴致。
西山脚下有一所佛堂,那就是寂光院。那泉水和林木古香古色,真个是颇有来历的所在。正是所谓“屋瓦破处雾迷离,香烟不断;户枢落处月色明,灯火常存。”庭院中嫩草离离,绿柳如烟。池塘上浮萍飘逐,疑是绿锦铺地;小岛上藤攀松枝,花开姹紫;那迟开的樱花与绿叶交相辉映,比初绽之花更为艳丽。岸上棣棠盛开,云巅高处传来杜鹃鸣声,这一切都似在迎候君王驾临。法皇见了这般美景,不禁吟出一首歌道:
岸边樱已落,池上花盛开。
从残岩断缝倾泻而下的水声,也似乎非同寻常。绿蔓缠树的篱垣,绿黛含烟的山色,都是笔墨无法形容的。
法皇看见女院的庵室,只见屋檐下爬满牵牛花,萱草和勿忘草交错其间,真象是“颜渊居陋巷,簟瓢常空;原宪住蓬户,藜藿遍地。”【1】杉皮覆葺的屋顶疏疏落落,冷雨寒霜繁露,与月光争相泻地,无法区分。这情景显然是风雨不避,难以栖身。背后是山峦,前面是田野;稀疏的嫩竹,风动叶鸣。想来遁世隐居的人大概都是这样的吧。那悲凉恼人的事多如庵柱上的竹节;来自京都的音信,稀少得好似庵前的篱垣。偶尔传来的,唯有缘木而行的猿啼和樵夫伐木的斧声;除了遍地的紫藤和青蔓,谁会攀缘而至呢?
法皇问道:“有人吗?有人吗?”不见有人答应,只见远处走来一位老迈女尼。因又问道:“女院到哪里去了?”“去上面山里采花去了。”“无人替她采吗?出了家果然烦劳得很呀!”老尼听了说道:“五戒十善的果报受用已尽,才有如此的境况。为了修行佛法,是不能顾惜体肤的。《因果经》上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如果悟出过去未来的因果,便不会这样悲叹了。悉达太子十九岁离开伽耶城,来至檀特山麓,连缀树叶以蔽肌肤,攀山砍柴,下谷汲水,只因积下苦难修行的功德,终于悟出了成佛之道。”法皇见这女尼的神态,穿的是看不清是丝是麻的衣裳,居然讲出这样彻悟的道理,甚觉奇怪,于是问道:“你是何人?”她听了潸潸流泪,半晌无语,拭干了泪痕,答道:“告诉您,未免有些唐突。我本是故少纳言入道信西【2】之女,阿波内侍,母亲是纪伊二品夫人【3】。从前很是受宠,如今您竟不认得了,可想我是老朽不堪了。”说着以袖掩面,悲戚之状不忍卒睹。法皇也忍不住流泪道:“原来你是阿波内侍呀?刚才没认出来,我以为是做梦哩!”随侍的公卿和殿上人也都说:“这个女尼,怪不得令人觉得奇怪,果然有些来历。”
法皇把院内各处看了一遍,但见院内芳草露重,篱垣颓倾,篱墙外面,田水且溢,畦畔难分。走进庵室,拉开纸门一看,一间屋安放着迎来三尊【4】,正中间的阿弥陀佛手上挂着五色丝线;左边是普贤菩萨的画像,右边是善导和尚和先帝的御影,旁边放着八卷《法华经》,还有善导和尚【5】的九卷著述。兰麝之香飘扬,供佛之香冉冉,这情形好像是维摩居士于一丈见方的庵室中设置三万二千个座位,迎来了十方诸佛。在室内隔扇上贴着用彩纸写的经文摘要,其中有一条写着大江贞基法师【6】在中国清凉山【7】上咏出的两句诗:“笙歌遥闻孤云上,圣众来迎落日前。”离此不远,写着女院自咏的短歌:
隐居在深山,宫中月阑珊;
月本不关已,何为泄清寒。
法皇又看了旁边的一间,大概是女院的寝室吧,竹竿上挂着麻布的缁衣,床上铺着粗劣的被褥,从前用遍了本朝和汉土的绫罗绸缎,这一切如今全都已成为梦境了。随侍的公卿和殿上人见了这般光景,全都泪湿衣袖。
不一会,从上面山里走出两个黑衣女尼,沿着山间小径迤逦而来,看那步履艰难的样子,法皇问道:“那是何人?”老尼拭泪答道:“肘间挎着花篮,手拿山踯躅的就是女院。拿着薪柴的是鸟饲中纳言维实之女、五条大纳言邦纲卿的养女、先帝的乳母大纳言典侍。”法皇也很觉悲伤,流泪不已。女院说道:“我在此处遁世出家。让您看见,很觉惭愧。但愿就如此了却残生吧。”心志如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夜间供佛汲水,衣襟尽湿;清晨上山摘花,露浸衣袖;上山难归,庵室难入,她哽咽流泪,茫然伫立着。这时,那位内侍女尼上前将花蓝接了过去。
---------------------------
【1】颜渊和原宪都是孔子门人。前句出于,后句出于。
【2】入道信西即藤原通宪,后白河法皇的重臣,死于平治之乱。
【3】纪伊二品夫人即通宪妻。
【4】佛教传说,人死后去极乐界,有阿弥陀如来和观音菩萨、势至菩萨来接。
【5】善导和尚,参见第十卷第五节注五。
【6】大江贞基因爱女死而出家,曾留学于苏州,宋真宗赐号国通大师。
【7】清凉山即五台山。
--------------------------
四
六道【1】
“这是遁世隐居者的常情,说不上什么痛苦。赶快见见面,让法皇好早些回去。”女院说完,走进庵室去了。“念佛一遍倚窗前,守候晨光遍照;念佛十遍启柴扉;企盼圣众来迎【2】。御驾光临此地,实出意料之外。”女院哭诉着拜见了法皇。
法皇看她这般模样,说道:“非想天【3】可保持八万劫的长寿,但仍逃不了灭亡的忧愁;欲界天【4】难免仍有五衰【5】的悲伤。善见城【6】中的胜妙之乐,中间禅的高阁【7】,以及梦中的因果报应,幻影中的乐趣,有如车轮滚滚,无穷无尽。天人五衰的悲伤,人世更是不可避免了。”说到这里又问道:“有人来看望你吗?是不是触景生情,时刻追忆往事?”“没有人来看我。只有隆房、信隆的两位夫人偶尔传个信来。从前,万没想到会受她们的照应。”说着流下泪来。随侍的女人也跟着泪洒衣袖。女院忍住眼泪说道:“我的处境如此,一时悲伤是难免的了,但一想到身后冥福倒也很是高兴。顷刻间便能成为释迦弟子,在弥陀如来的引导下,摆脱五障三从【8】之苦,清净三时六根【9】之垢,一心向往九品净土,虔诚祈求一门冥福。常时企盼三尊来迎。永世难忘的是先帝的音容,想忘也忘不掉,想逃也逃不开,没有比母子之爱更令人悲伤的了。所以,我为了给他们祈求冥福,朝夕敬谨修行,这也许就是我或可得救的机缘吧。”法皇听了说道:“我朝是边鄙散粟之地,我以十善阴骘得为天皇,身为万乘之主,无一事不惬己意,尤其是生于佛法流布之时,立志修行佛道,身后进入极乐净土是毋庸置疑的。人世无常本是自然,丝毫不足奇怪,见到你如此情形,实在觉得可怜。”女院接口道:“我是平相国之女,天子的国母,一天四海尽在掌握之中,每年自从祝贺新正的大典开始,多次寒暑易服,直至年终诵唱佛名【10】的典礼为止,摄政关白以及所有大臣公卿,无不谦恭敬重,好比在六欲四禅的云天之上,由八万四千众多佛圣围绕供奉一般,文武百官全都敬谨相拜。在清凉殿和紫宸殿上,置身于玉簾之中,春天观赏紫宸殿的樱花,心旷神怡。九夏三伏之暑天,汲取清泉,以慰身心。秋天,邀集百官设宴赏月。玄冬【11】素雪的寒夜,重衣取暖,研求长生不老之术,寻觅蓬莱不死之药,一心只盼久居人世。没昼没夜,一味寻求欢乐,只觉得上苍加佑到此已是极限了。于是自从寿永秋天,害怕木曾义仲,弃京出走,一门上下只能从云天之外遥望久居的京城,回首反顾烧成灰烬的故里。从过去仅只耳闻的须磨,驶经明石的每个渡口,那情景着实让人悲哀。白天冲破漫无边际的波涛海路,泪沾衣襟;夜间与沙洲的海鸟共啼,苦待天明。虽然看到了无数颇有名气的渡口和小岛,但对于故乡总是难以忘怀。如此飘泊,无处安身,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生者必灭的悲伤呀。人世间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让我体验到了。四苦八苦【12】,全都集于一身。后来在筑前国太宰府那里,被绪方维义逐出九州,山野虽广,却无可安身之所。那时正值秋末,过去在皇宫观赏的明月,如今只好在漫漫海浪上与之遥遥相对了。在这般艰难困苦之下,到了十月间,平清经中将慨叹道:‘京都已落源氏之手,九州又被维义所逐,我等就象落网之鱼,无处可以安身,看来大势已去了。’于是便自沉海底了。这是沉痛败亡的开端。在海上等来日暮,在舟中待到天明,各国贡物不至,三餐供膳无人,偶尔送来膳食,又因缺水无法下咽;虽说浮泊在水上,但海水是没法饮用的;这痛苦直如陷入饿鬼道一样。之后室山、水岛屡次交战获胜,人们略觉有了生机。及至一之谷交战,全族死伤大半,人人战袍束带,铁铠缠身,不分昼夜,呐喊厮杀,这情形就如同修罗道的争斗、帝释天的拼杀一般。一之谷陷落之后,父子分离,夫妻诀别,把海湾上的渔船视为敌舰,失魂落魂;把松林里的鹭群看作源氏白旗,胆战心惊。这之后,在门司、赤间关最后决战,二品夫人吩咐道:‘男人们能活下来的,怕是千万之中也不会有一个,即便有侥幸生存的,若是远族,也不会为我们祈求冥福。自古以来,打仗是不杀女人的,无论如何要保全下来,为先帝祈求冥福,也为我们的后世祷告修福。’听了这番话,恍惚如在梦中,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军心焕散,士气萎靡,看来大势已去了。天命如此,并非人力所能挽回。事已至此,二品夫人抱着皇上来到船舷,皇上惊问道:‘外祖母,带我到哪里去?’二品夫人面向天皇,拭泪说道:‘主上你有所不知,你以前世十善戒行的功德,今世得为万乘之尊,但因恶缘所迫,气数已尽。你先面朝东方,向伊势大神宫告别,然后面朝西方,祈祷神佛迎你去西方净土,同时心中要念诵佛号。这个国度令人憎恶,我带你去极乐净土吧。’二品夫人边哭边说,然后给天皇换上蓝中略带黄色的御袍,梳理好两鬓打髻的幼童发式。幼主两眼含泪,合起纤巧可爱的双手,朝东伏拜,向伊势大神宫告别;然后面朝西方,口念佛号不止。当时二品夫人抱着皇上纵身跳入海底的情形,让我目昏心碎,至今不能忘怀。残存未死的人见此情景,无不嘶声号叫,想那叫唤地狱【13】也不过如此吧。之后,被武士拘执,送我进京的时候,来到播磨国的明石浦,矇眬睡梦之中,看见先帝和所有公卿和殿上人端坐在比皇宫还要富丽的殿堂。只因离开京都之后,从未见过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我问道:‘这是哪里?’二品夫人答道:‘龙宫城。’我问:‘真是个好地方,这里再无任何困苦了吧?’她说:‘《龙畜经》上说得明白,快祈求冥福吧。’听了这话,便从梦中醒来。从那以后,我便专心诵经念佛,为他们祈求冥福。所有这一切,我觉得仿佛经历了六道世界一般。”法皇听了,说道:“异国的玄奘三藏在彻悟以前曾见过六道,我国的日藏上人借藏王权现【14】之力也见过六道,你以凡人之身也能看见六道,实在难能可贵呀!”说时不禁落泪。随侍的公卿和殿上人也都泪湿衣襟。女院也潸潸流泪,陪伴的女官们也无不泪沾衣袖。
---------------------------
【1】六道,参见第三卷第十三节注六。
【2】圣众来迎是说死后去极乐界,有众佛来迎。
【3】非想天,佛教的所谓三界中最高的天。
【4】欲界有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5】五衰,即天界上的天人也难以避免的临终时的五种衰相。
【6】善见城即喜见城,参见第十一卷第九节注二。
【7】中间禅的高阁,即位于上下界之间的色界的主宰大梵天参禅修行的宫殿。
【8】五障是佛家所说不能转为梵天、帝释天、魔王、转轮圣王、佛身的五种障碍。三从是说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9】三时指昼夜的早中晚;六根,参见第十卷第十一节注二。
【10】日本宫中古时例行的典礼之一,每年十二月十九开始,连续三天。
【11】玄冬是用以和素雪相对。按五行的说法,冬季属黑色。
【12】四苦八苦是佛家语。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即此四苦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即一切苦难的总和。
【13】原文为“叫唤、大叫唤”是八热地狱的第四和第五,因罪人在此遭受苦刑,故有此称。均属佛家传说。
【14】藏王权现即金刚藏王菩萨,被认为是释迦如来的化身,供奉在奈良县吉野峰的藏王堂。
--------------------------
五
女院死去
这时传来寂光院的钟声,报说今天即将逝去,夕阳已经西下,虽然难分难舍,也只好忍泪起驾回宫了。女院此时更加追忆往事,那眼泪如泉涌一般,衣袖也揩试不尽。目送法皇远去,返身进入庵堂,向本尊祈祷:“先帝圣灵,一门亡魂,成等正觉,顿证菩提。”一边流泪,一边祷告。从前是面向东方祈祷:“伊势大神宫,正八幡大菩萨,天子宝祚,千秋万岁。”如今则面向西方双手合十,祈祷:“亡故圣灵,尽归佛界净土。”的确可哀。有感于此情此景,女院便在寝室的窗纸上写出二首歌:
近日心境多悱恻,
宫中故旧倍觉亲。
苦日如梦东逝水,
柴庵茅舍亦难长。
跟随法皇行幸的德大寺左大臣实定公在庵室的柱子上写下一首歌道:
昔居宫禁如皓月,
今住深山黯无光。
女院思前想后,珠泪涟涟,此时忽闻杜鹃哀啼,于是作歌道:
杜鹃声里应含泪,
浮生坎坷泪不干。
且说坛浦会战被生俘的人们,在京都大路巡回示众之后,或被杀头,或抛离妻子放逐远方。除池大纳言之外,无一幸免。但四十多个女眷,却都未予处罚。或投奔亲戚,或投靠本家,其中最好的住在玉堂锦绣之中,也并无一处风平浪静之家;最差的住在柴扉茅舍之内,也并无一处安然容身之所。从前并枕而眠的夫妇,如今云天远隔;平日养育情深的父子,只得忍痛分离。因此,彼此怀念思慕之情难尽,只得在哀叹悲痛之中打发朝去暮来的日子。这都是由于入道相国掌握一天四海,上不畏天皇,下不恤万民;流刑死罪,随意施行;对世对人,肆意妄为。常言说:父祖作孽,报在子孙。这是毫无疑义的。
女院如此度年遣月,渐渐患起病来。她把如来佛手上挂着的五色线牵了过来,说道:“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弥陀如来,务必要引导我呀!”大纳言典侍和阿波内侍在旁侍奉着,见了这弥留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失声恸哭。太后念佛的声音逐渐微弱下来,但见西方紫云飘拂,妙香充满庵室,空中传来仙乐。人生寿命有限,女院终于在建久二年(1191)二月中旬溘然而逝了。两位女官从女院作中宫的时候就一直随侍左右,片刻不离,当此临终之际,那哀痛欲绝的心情,是无法安慰的。她们二人既无亲故,又无依靠,为女院张罗逢期祭吊,举办佛事,其勤苦实在可怜。丧事完毕之后,她们学着龙女顿悟【1】的先例,效仿韦提希夫人【2】的事迹,实现了永归净土的夙愿。
--------------------------
【1】据《法华经》,龙女为沙竭罗龙王之女,八岁彻悟,归依净土。
【2】据《观无量寿经》,韦提希夫人为印度频婆娑罗王的夫人,听了释迦的说教,厌离尘世,往生净土。
--------------------------
版本说明
本电子版扫描自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物语文学系列之,译者为王玉华。此前有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译者为申非,据该版前言所述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译者署名为周启明(即周作人)和申非的,周作人译了前六卷,由申非为与其所译后半部笔调相衔接而作了文字上的改动,但我没有见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而燕山出版社的版本前言中说该版本已是通卷出于申非重译。由于燕山出版社的版本错字百出(不知道是否是盗版书了,新华书店不至于会卖盗版书的吧?),遂决定用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扫描,这个版本与申非的译本类似,没有太大区别,但我最后发现这个版本的错字也不比燕山出版社的少,中国的出版业如此不重视图书质量,实在是令人遗憾。由于原版错误实在很多,书中又有很多日本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佛教用语及特殊词语,本人水平有限,某些词如果书中有错,经过两个版本对照仍不能确定,我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如果有高人发现错误,请及时发信告知,以便修正。另外,本电子版中有些地方改用了申非的译文,两者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还有个别地方为了更好地表达整个句子的意思,我擅自增减或者改变了几个字。在此电子版制作至第九卷时,我收到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周作人译的(仅前六卷),翻看了一下,觉得周作人的笔调文风和现行的汉语有所不同,是上世纪早期的风格了,现在的读者未必觉得习惯,有些地方可能还会觉得不通顺,而且只有六卷,只得作为参照了,我在此特别告知大家。
--------------------------
大事年表
保元元年(1156)
平清盛任安艺守,平保元之乱有功,转为播磨守。
保元三年(1158)
平清盛升为太宰大弍。
平治元年(1159)
爆发平治之乱,平清盛平叛有功,升为宰相。历任卫府督、检非违使别当,晋升为中纳言、大纳言。
永万元年(1165)
六条天皇登基。
仁安三年(1168)
六条天皇禅位,高仓天皇登基。
嘉应元年(1169)
后白河上皇出家,是为法皇,但仍总理朝政。平清盛晋升为太政大臣。
治承元年(1177)
西光、俊宽等以法皇为倚仗,密谋推翻平氏,事败后,西光被斩。
治承二年(1178)
高仓天皇之子安德天皇降生。
治承三年(1179)
平清盛弄权,免去四十三位朝臣官职,将法皇迁到城南离宫。
治承四年(1180)
高仓天皇禅位,安德天皇(平清盛外孙)以冲龄即位。
五月,高仓宫(以仁亲王,高仓天皇之弟)密谋起兵反对平家,事败被杀。
幼帝迁都福原,年末还都平安京。
七月,法皇发密旨,令源赖朝兴兵讨伐平氏。
治承五年(1181)
源氏木曾义仲起兵,在尾张与平家开战。平清盛病故。
寿永二年(1183)
木曾义仲与源赖朝反目。十月,义仲攻入京城。平氏奉幼帝逃奔九州,不久,被地方豪强逐出,后北上。
义仲拥戴法皇,把持朝政,免四十九位朝臣官职,后与法皇反目。法皇封源赖朝为征夷将军。
寿永三年(1184)
正月,源赖朝派兵攻打义仲,义仲兵败被杀。平家回师福原。
二月,源义经在一之谷大败平家军。
八月,源氏奉后鸟羽天皇(安德天皇之弟)登基。
九月,平氏在备前国儿岛战败,败退赞岐国屋岛。
元历二年(1185)
正月,源义经攻占屋岛。
三月,坛浦会战,平氏覆灭。幼帝被外祖母抱着投海。
文治元年(1185)
六月,平宗盛被杀。
七月,发生大地震。
九月,平氏族人被流放。
十一月,因被源赖朝猜忌,源义经逃离京城。源赖朝奏请天皇讨伐义经。
安德天皇母后(建礼门院)在京郊出家。
建久二年(1191)
建礼门院病故。
--------------------------
日本天皇世系年表【注】
世系
天皇名称
生没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备注
第1代
神武天皇
前660~前585
传说中日本的开国天皇
空位
前585~前581
第2代
绥靖天皇
前581~前549
第3代
安宁天皇
前549~前511
有说安宁天皇元年为前548年
第4代
懿德天皇
前510~前476
空位
前476~前475
第5代
孝昭天皇
前475~前393
第6代
孝安天皇
前392~前291
第7代
孝灵天皇
前290~前215
第8代
孝元天皇
前214~前158
第9代
开化天皇
前158~前98
有说开化天皇元年为前157年
第10代
崇神天皇
前97~前30
第11代
垂仁天皇
前29~70
第12代
景行天皇
71~130
第13代
成务天皇
131~190
第14代
仲哀天皇
192~200
神功皇后
201~269
神功皇后摄政
第15代
应神天皇
270~310
空位
310~312
第16代
仁德天皇
313~399
第17代
履中天皇
400~405
苏我、物部氏执政
第18代
反正天皇
406~410
第19代
允恭天皇
412~453
第20代
安康天皇
453~456
有说安康天皇元年为454年
第21代
雄略天皇
456~479
有说雄略天皇元年为457年
第22代
清宁天皇
480~484
484年皇女饭清丰听政
第23代
显宗天皇
485~487
第24代
仁贤天皇
488~498
第25代
武烈天皇
498~506
有说武烈天皇元年为499年
第26代
继体天皇
507~531
有说继体天皇卒年为534年
第27代
安闲天皇
531~535
有说安闲天皇元年为534年
第28代
宣化天皇
535~539
有说宣化天皇元年为536年
第29代
钦明天皇
不详~571
539 ~571
第30代
敏达天皇
538~585
572~585
第31代
用明天皇
不详~587
585 ~587
有说用明天皇元年为586年,587年苏我氏灭物部氏独掌大权
第32代
崇峻天皇
不详~592
587~ 592
有说崇峻天皇元年为588年
第33代
推古天皇
554~628
592~628
女皇,有说推古女皇元年为593年,593~621圣德太子摄政
第34代
舒明天皇
593~641
629~641
第35代
皇极天皇
594~661
642~645
女皇
第36代
孝德天皇
596~654
645~654
苏我氏执政结束,孝德天皇仿照唐朝制度开始“大化革新”。从此开始有年号:大化(645)、白雉
第37代
齐明天皇
594~661
655~661
皇极女天皇复位改名
第38代
天智天皇
626~671
661~671
齐明女皇661年死,太子中大兄(天智天皇)守丧,监国,668年始即位
第39代
弘文天皇
648~672
671~672
年号:白凤(672)
第40代
天武天皇
不详~686
673~686
年号:朱乌(686)
空位
687~689
第41代
持统天皇
645~702
690~697
女皇
第42代
文武天皇
683~707
697~707
年号:大宝(701),庆云(704)
第43代
元明天皇
661~721
707~715
女皇,登基第一年称庆云四年,第二年称和同元年,710年定都奈良,史称“奈良时期”(710~794)
第44代
元正天皇
680~748
715~724
女皇,年号:灵龟(715)、养老。720年开始使用“日本”国名
第45代
圣武天皇
701~758
724~749
年号:神龟(724)、天平(729)、天平感应(749)
第46代
孝谦天皇
718~770
749~758
女皇,年号:天平胜宝(749)、天平宝字(757)
第47代
淳仁天皇
733~765
758~764
年号:天平宝字二至七年。被废
第48代
称德天皇
718~770
764~770
孝谦女上皇复位改名,年号:天平神护(765)、神护景云(767)
第49代
光仁天皇
709~781
770~781
年号:宝龟(770)
第50代
恒武天皇
737~806
781~806
年号:天应(781)、延历(782),794年迁都平安,史称“平安时期”(794—1191)
第51代
平城天皇
774~824
806~809
年号:大同(806)
第52代
嵯峨天皇
786~842
809~823
年号:大同、弘仁
第53代
淳和天皇
786~840
823~833
年号:弘仁、天长
第54代
仁明天皇
810~850
833~850
年号:天长、承和(834)、嘉祥(848)
第55代
文德天皇
827~858
850~858
年号:嘉祥、仁寿(851)、齐衡、天安(857)
第56代
清和天皇
850~880
858~876
年号:天安、贞观(859),藤原氏掌权(858~1167)
第57代
阳成天皇
868~949
876~884
年号:贞观、元庆(877)
第58代
光孝天皇
830~887
884~887
年号:元庆、仁和(885)
第59代
宇多天皇
867~931
887~897
年号:仁和、宽平(889)
第60代
醍醐天皇
885~930
897~930
年号:宽平、昌泰(898)、延喜(901)、延长(923)
第61代
朱雀天皇
923~951
930~946
年号:延长、承平(931)、天庆(938)
第62代
村上天皇
926~967
946~967
年号:天庆、天历(947)、天德、应和(961)、康保(964)
第63代
冷泉天皇
950~1011
967~969
年号:康保、安和(968)
第64代
圆融天皇
959~991
969~984
年号:安和、天禄(970)、天延(973)、贞元(976)、天元(978)、永观(983)
第65代
华山天皇
968~1008
984~986
年号:永观、宽和(985)
第66代
一条天皇
980~1011
986~1011
年号:宽和、永延(987)、永祚(989)、正历(990)、长德(995)、长保(999)、宽弘(1004)
第67代
三条天皇
978~1017
1011~1016
年号:宽弘、长和(1012)
第68代
后一条天皇
1008~1136
1016~1036
年号:长和、宽仁(1017)、治安(1021)、万寿(1024)、长元(1028)
第69代
后朱雀天皇
1009~1045
1036~1045
年号:长元、长历(1037)、长久(1040)、宽德(1044)
第70代
后冷泉天皇
1025~1068
1045~1068
年号:宽德、永承(1046)、天喜(1053)、康平(1058)、治历(1065)
第71代
后三条天皇
1034~1073
1068~1072
年号:治历、延久(1069)
第72代
白河天皇
1053~1129
1072~1086
年号:延久、承保(1074)、承历(1077)、永保(1081)、应德(1084)
第73代
堀河天皇
1079~1107
1086~1107
年号:应德、宽治(1087)、嘉保(1094)、永长(1096)、承德(1097)、康和(1099)、康河、长治、嘉承(1106)
第74代
鸟羽天皇
1103~1156
1107~1123
年号:嘉承、天仁(1108)、天永(1110)、永久(1113)、元永(1118)、保安(1120)
第75代
崇德天皇
1119~1164
1123~1141
年号:保安、天治(1124)、大治(1126)、天承(1131)、长承(1132)、保延(1135)
第76代
近卫天皇
1139~1155
1141~1155
年号:永治、康治(1142)、天养(1144)、久安(1145)、仁平(1151)、久寿(1154)
第77代
后白河天皇
1127~1192
1155~1158
年号:久寿、保元(1156)
第78代
二条天皇
1143~1165
1158~1165
年号:保元、平治(1159)、永历(1160)、应保(1161)、长宽(1163)、永万(1165)
第79代
六条天皇
1164~1176
1165~1168
年号:仁安(1166)。1167年平氏掌权
第80代
高仓天皇
1161~1181
1168~1180
年号:仁安、嘉应(1169)、承安(1171)、安元(1175)、治承(1177)
第81代
安德天皇
1178~1185
1180~1185
年号:治承、养和(1181)、寿永(1182)
第82代
后鸟羽天皇
1180~1239
1185~1198
年号:寿永、元历(1184)、文治(1185)、建久(1190)。1185年平氏掌权结束,源赖朝掌权建立镰仓幕府(1192~1333)
第83代
土御门天皇
1195~1231
1198~1210
年号:建久、正治(1199)、建仁(1201)、元久、建永(1206)、承元(1207)
第84代
顺德天皇
1197~1242
1210~1221
年号:承元、建历(1211)、建保(1213)、承久(1219)。1219年镰仓幕府源氏亡,北条氏掌权(1219~1333)
第85代
仲恭天皇
1218~1234
1221~1221
年号:承久
第86代
后堀河天皇
1212~1234
1221~1232
年号:承久、贞应(1222)、元仁(1224)、嘉禄(1225)、安贞(1227)、宽喜(1229)、贞永(1232)
第87代
四条天皇
1231~1242
1232~1242
年号:贞永、天福(1233)、文历、嘉祯(1235)、历仁(1238)、延应(1239)、仁治(1240)
第88代
后嵯峨天皇
1220~1272
1242~1246
年号:仁治、宽元(1243)
第89代
后深草天皇
1243~1304
1246~1259
年号:宽元、宝治(1247)、建长(1249)、康元(1256)、正嘉(1257)、正元(1259)
第90代
龟山天皇
1259~1274
年号:文应(1260)、弘长(1261)、文永(1264)
第91代
后宇多天皇
1267~1324
1274~1287
年号:建治(1275)、弘安(1278)
第92代
伏见天皇
1265~1317
1287~1298
年号:正应(1288)、永仁(1293)
第93代
后伏见天皇
1288~1336
1298~1301
年号:正安(1299)
第94代
后二条天皇
1285~1308
1301~1308
年号:乾元(1302)、嘉元(1303)、德治(1306)
第95代
花园天皇
1297~1348
1308~1318
年号:延庆(1308)、正和(1312)、文保(1317)
第96代(南朝)
后醍醐天皇
1288~1339
1318~1336
年号:元应(1319)、元享(1321)、正中(1324)、元德(1329)、元弘(1331)、正庆(1332)、建武(1333)、延元(1336)。1333年灭北条氏,镰仓幕府终。1336年足利尊氏反,另立天皇,遂分南北朝,后醍醐天皇为南朝(1336~1392)
第97代(南朝)
后村上天皇
1328~1368
1339~1368
年号:延元、兴国、正平
第98代(南朝)
长庆天皇
1343~1394
1368~1383
年号:正平、建德(1370)、文中(1372)、天授(1375)、弘和(1381)
第99代(南朝)
后龟山天皇
不详~1424
1383~1392
1391亡于北朝,年号:弘和、元中(1384)
北朝第1代
光严天皇
1313~1364
1331~1333
北朝第2代
光明天皇
1321~1380
1336~1348
年号:建武(1336)、历应(1338)、康永、贞和。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1338)
北朝第3代
崇光天皇
1348~1351
年号:贞和、观应(1350)
北朝第4代
后光严天皇
1338~1374
1352~1371
年号:文和(1352)、延文(1356)、康安(1361)、贞治(1362)、应安(1368)
北朝第5代
后圆融天皇
1358~1393
1371~1382
年号:应安、文中(1372)、永和(1375)、康历(1379)、永德(1381)
第100代
后小松天皇
1377~1433
1382~1412
年号:永德、至德(1384)、嘉庆(1387)、康应(1389)、明德(1390)、应永(1394)。1392年南朝结束,南北复归统一
第101代
称光天皇
1401~1428
1412~1428
年号:应永、正长(1428)
第102代
后花园天皇
1419~1470
1428~1464
年号:正长、永享(1429)、嘉吉(1441)、文安(1444)、宝德(1449)、享德(1452)、康正(1455)、长禄(1457)、宽正(1460)
第103代
后土御门天皇
1442~1500
1464~1500
年号:宽正、文正(1466)、应仁(1467)、文明(1469)、长享(1487)、延德(1489)、明应(1492)。1467年起史称“战国时期”(1467~1591)
第104代
后柏原天皇
1464~1526
1500~1526
年号:明应、文龟(1501)、永正(1504)、大永(1521)
第105代
后奈良天皇
1496~1557
1526~1557
年号:大永、享禄(1528)、天文(1532)、弘治(1555)
第106代
正亲町天皇
1517~1593
1557~1586
年号:弘治、永禄(1558)、元龟(1570)、天正(1573)。1573年足利氏亡,室町幕府终,织田信长掌权(1573~1582),丰臣(羽柴)秀吉掌权(1585~1598),结束混乱
第107代
后阳成天皇
1571~1617
1586~1611
年号:天正、文禄(1592)、庆长(1596)。1603年德川家康掌权,建立江户幕府(1603~1867)
第108代
后水尾天皇
1596~1680
1611~1629
年号:庆长、元和、宽永(1624)
第109代
明正天皇
1623~1696
1629~1643
女皇,年号:宽永
第110代
后光明天皇
1633~1654
1643~1654
年号:宽永、正保(1644)、庆安(1648)、承应(1652)
第111代
后西天皇
1637~1685
1654~1663
年号:承应、明历(1655)、万治(1658)、宽文(1661)
第112代
灵元天皇
1654~1732
1663~1687
年号:宽文、延宝(1673)、天和(1681)、贞享(1684)
第113代
东山天皇
1675~1709
1687~1709
年号:贞享、元禄(1688)、宝永(1704)
第114代
中御门天皇
1701~1737
1709~1735
年号:宝永、正德(1711)、享保(1716)
第115代
樱町天皇
1720~1750
1735~1747
年号:享保、文元(1736)、宽保(1741)、延享(1744)
第116代
桃园天皇
1741~1762
1747~1762
年号:享历(1747)、宽延(1748)、宝历(1751)
第117代
后樱町天皇
1740~1813
1762~1770
女皇,年号:宝历、明和
第118代
后桃园天皇
1770~1779
1770~1779
年号:明和(1764)、安永(1772)
第119代
光格天皇
1771~1840
1779~1817
年号:安永、天明(1781)、宽政(1789)、享和(1801)、文化(1804)
第120代
仁孝天皇
1800~1846
1817~1846
年号:文化、文政(1818)、天保(1830)、弘化(1844)
第121代
孝明天皇
1831~1866
1846~1866
年号:弘化、嘉永(1848)、安政(1854)、万延(1860)、文久(1861)、元治(1864)、庆应(1865)
第122代
明治天皇
1867~1912
年号:庆应、明治(1868)。1868年征灭幕府,维新成功,天皇亲政,1868迁都江户改称东京,定国名为“大日本帝国”,1910年吞并朝鲜
第123代
大正天皇
1912~1926
年号:大正(1912)
第124代
昭和天皇
1926~1989
年号:昭和(1926)。1945年二战投降,改国名为“日本”,1947年实行君主立宪制
第125代
1989~
年号:平成(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