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建,也就没有共享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教慎 本章:没有共建,也就没有共享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他还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但是,有些人却说:“25年的改革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富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承担了改革成本”,拼命渲染两极分化,这不就等于说中国的改革失败了?

    我们的社会里是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毕竟是极少数的。这个差距可能是大的,但这差距是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的差距。有人富得快一点儿,有人慢一点儿,这不是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劳动者绝对贫困化,这才是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现在不是这个情况。现在是中等收入的占主体,真正富可敌国的是少数,真正入不敷出的也占少数。这样的一个社会制度,应该是最稳定的。本来人的能力、贡献有大有小。天才是少数,智障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取中间的,这叫常态分布曲线。中间大,两头小,根据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实行分配。“各尽所能,各取所值”,达到效率和公平的高度统一,这就是真正的按劳分配。只有按劳分配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真正的按照劳动的价值,即社会贡献分配,结果一定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橄榄形)分配结构,即中等收入阶级占主体,而不是无差距的平均主义结构。计划经济时代也讲按劳分配,实际上计划经济是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个样,是按照小农经济“均贫富”道德要求实行平均主义分配。现在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人开动脑筋想办法劳动致富,提倡个人领先,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把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然后取得相应的报酬。归根到底,只有整个社会的“蛋糕”做大了,才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回报、很好的福利待遇。改革成果共享是对的。但是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把“蛋糕”做大。没有共建,也没有共享。没有共建,却要共享,这怎么可能呢?这是不可能的。共享不是“均贫富”,不是平均主义共享。你贡献小,怎么能平均共享呢?你贡献小,当然也要温饱,社会主义要保证温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只能是人道主义水平,也就是吃得饱、穿得暖,而不是享受一样的富裕。随着经济发展,“蛋糕”更大了,水涨船高,社会保障逐步“共同富裕”,但也不能“均贫富”、养懒汉,否则就会像有些高福利的欧洲国家一样,陷入新的困境。

    瑞典的社会福利,人所共知,在世界各国中是最多的。在生育方面,一个妇女生了孩子,不仅可以享受长达一年半的带薪假期,其中一年为100%,半年为90%,而且在第18个月时,如果检查确认又怀孕了,还可以继续享受90%的带薪休假。所以,有人就钻空子,以生育为业,每月还能从政府那里多得至少1000多克朗的补贴,还免交所得税。

    那样的高福利社会只是高水平的“大锅饭”,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肯定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瑞典也在采取改革措施,何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什么“全民医保”、“全民就业”,口号很动听,但怎么做得到?在当今中国绝不可能。要是真搞“全民医保”,我们的财政收入全都贴进去也不够。不要忘了,我们有13亿人呢。不要忘了,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是持续健康发展之途。哗众取宠,只会吊高人民胃口,造成人民不满,最后破坏经济发展,搞乱社会稳定。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旋律》,方便以后阅读大国旋律没有共建,也就没有共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旋律没有共建,也就没有共享并对大国旋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